“噢,原來飛哥你是想說不知道啊。”
“不過飛哥,你以后說話就直接一點,不要拐彎抹角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腦子不好使,最近英語聽你們說多了,感覺更笨了。”
“那是你腦子用的少,以后多用用!”
張一飛簡直被阿虎弄的無語了,這小子有時候簡直像個活寶。
“好了,今天時間不早了,明天就是正賽,大家早點休息吧。”
張一飛把書合上站起身,現在已經九點多,明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
8月3號星期日,下午三點的蒙扎賽道,沒有往日的那種炎熱,相反透著一絲清涼。
因為下午大風過后,昨天晚上海德堡終于下了一場大雨,甚至連綿到了今天早上才停歇。
這場大雨沖散了夏天的燥熱,但同樣成為了今天很多車手的困擾,那就是霍根海姆賽道很潮濕,特別是林蔭道一些地段,還有著微弱的積水。
方程式賽車的濕地胎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綠色標簽的普通濕地胎,這種輪胎表面有著較淺的花紋,用于提高排水性,適用于賽道濕滑但是沒有積水的情況。
也就是說使用范圍也就下點小雨,地面半干半濕的賽道環境下使用。
另外一種就是全雨胎,輪胎表面有著很深的紋路,有點像普通輪胎的那種花紋。
這種輪胎速度是方程式賽車所有輪胎類型里面最慢的,但排水性能也是最好的。能應付下大雨,路面有一定積水的賽道環境,所有也被叫做大雨胎。
一般情況下,全雨胎的使用頻率很低,因為真遇到什么大雨或者暴雨,F1賽事組織為了保證車手安全,會選擇停賽。
因為這種惡劣環境下哪怕就是強行比賽,所有賽車的速度也就慢下來,變得跟賽車巡場一般無聊,沒有了那種速度與激情。
畢竟像塞納雨戰的場景,在F1里面還是很難看到的,正是因為少見,才會顯得尤為珍貴。
現在這個難題同樣擺在張一飛面前,天空沒有下雨,但賽道有部分輕微積水,是選擇更快的濕地胎,還是選擇更為安全的全雨胎?
沒想到自己還沒有進入F1,就開始遇到了輪胎上面的抉擇。
對于這些疑惑,最好的詢問人選當然是科塞爾,他可是F1策略組的人,要知道輪胎選擇,是F1里面最大的戰術策略。
“科塞爾,這次正賽是選擇濕地胎還是全雨胎?”
“濕地胎。”
科塞爾很簡單的回了一句。
“是因為濕地胎更適合現在賽道環境嗎,還說林蔭道的微弱積水,不足以影響到濕地胎的排水性,或者說霍根海姆賽道有過這樣的歷史數據?”
張一飛想了很多可能性,想得到科塞爾更為詳細的回答。
“都不是。”
“那是因為什么?”
“濕地胎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