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幾乎不可能有車手,主動把車開進緩沖區,這簡直跟自尋死路沒區別。
但這條路線,是馬薩車隊通過觀看比賽錄像,以及賽道實地測量所發現的殺手锏。
走這條線有高風險,同樣有著高收益,只要能做到相同速度,就相當于多了一條超車路線,殺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不過正常概率下,這條過彎路線的風險,是遠大于收益的。半個輪胎越過路肩,相當于主動放棄四分之一抓地力。
出現任何一丁點操作失誤,或者緩沖區有個什么雜物碾到了,失控沖出賽道都算是好的,嚴重的話賽車會直接翻滾,這就威脅到生命安全。
馬薩之前排位賽爭奪桿位的時候,都沒有選擇用這一招“殺手锏”,現在他已經感受到張一飛帶來的壓力,更震驚于對手的實力,所以想要孤注一擲。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這種“殺手锏”,都沒有在這個彎道超越張一飛,甚至還有著被拉開的趨勢,這對于馬薩的信心打擊看成是致命的!
“車隊,剛才飛的過彎速度是多少!”
通過薩切斯發夾彎后,馬薩有點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他第一時間向車隊詢問張一飛的過彎速度。
“過彎最快速度接近80km/h。”
80km/h?
聽到這個速度的時候,馬薩瞬間都感覺到有種神情恍惚不敢相信。
自己這招“殺手锏”,應對的極限過彎速度,就是65到70km/h,因為正常薩切斯發夾彎的極限過彎速度,就是70km/h。
如果對方車手稍微保守一點,用65km/h過彎,那么馬薩這一招用出來就能穩吃對方,直接彎道超車。
哪怕對手是70km/h,馬薩過彎之后也能做到跟對方平行,接下來就是靠自己的實力來搶線,雙方再一次回到同一水平線上面。
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回到同一水平線,就已經是馬薩的勝利,因為他過彎之前都是落后的。
今天林蔭賽道積水情況,讓馬薩跟車隊策略組都斷定,張一飛能做到的極限,就是70km/h過彎速度,或者更低。
只要馬薩沒有失誤,加上運氣足夠好,就能在這個彎道追上之前桿位的落后。
至于更快的過彎速度,馬薩跟車隊策略組都排除了,因為只要是個擁有正常邏輯的車手,都不會玩命開!
只是很可惜,他們遇到了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或者說他們遇到了一位沒有正常邏輯的比賽工程師。
這個中國車手,不但沒有想象中的減速,他嗎的居然還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