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串英文如果按中國汽車品牌翻譯的話,就叫做捷豹車隊,但是在一級方程式里面,這個英文被翻譯成美洲虎車隊。
這位注視著張一飛的外國男人,就是目前美洲虎車隊剛剛上任的新BOSS(老板)尼基·勞達。
尼基·勞達是七八十年代三屆F1車手總冠軍得主,紐伯格林賽道之所以會分為南環跟北環,也正是因為他在1976年發生的賽車事故,讓FIA察覺到賽道無法及時救援的隱患。
那場事故讓勞達的賽車燃起熊熊大火,他也因此嚴重燒傷,加上吸入的有毒熱氣導致他的肺臟和血液系統損壞,直接進入了病危昏迷狀態。
但僅僅過了六周,勞達就帶著大片傷疤,再次回到賽道上面,只以1分的微弱劣勢,屈居于當年的亞軍。
他的事故后回歸,被認為是賽車界最勇敢的典范之一,后來更為他拍了一部叫做《RUSH》(極速風流)的傳記片。
要知道這是少數幾個有資格拍傳記電影的車手,國內比較知名的另外一部車手紀錄片,估計就是《永遠的車神塞納》了。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勞達已經稱得上是F1的傳奇車手之一。
確實就如同勞達所猜想的,歐洲能有頂尖場地賽的亞洲年輕車手,總共都找不出幾名。
很快車隊助理就從FIA查到了張一飛的資料,然后遞給了站在落地窗面前的勞達。
“初級方程式車手?”
看到資料介紹之后,勞達感到有點意外,他本以為這種賽道實力,房車賽至少是國際一級賽事級別,方程式至少也是F3一流,甚至是F3000級別車手。
結果沒想到,張一飛居然只是初級方程式車手,這對于勞達來說,其實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他很驚訝于張一飛剛才紐北賽道表現,所以想要跟他接觸一下。
但美洲虎作為一支F1車隊,并且背后是福特汽車公司,可以說從背景實力上,絲毫不弱于目前F1的一些豪門車隊。
哪怕只是今年剛剛進入F1圍場,也不會接觸初級方程式,這種“低級”車手。
基米·萊科寧的成功,是建立在索伯沒錢并且沒成績的基礎上。
美洲虎車隊雖然現在沒成績,但因為背后是福特的關系,并不缺研發跟靠山,所以初級方程式車手,不在美洲虎車隊的考慮范圍。
哪怕勞達覺得有實力跟潛力,最終也很難得到車隊管理層跟母公司的同意。
因為跟一般私人車隊老板不同,勞達這種車隊BOSS,更像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沒有絕對的權利。
而且美洲虎內部的派系斗爭非常激烈,導致明明賬目實力不錯的情況下,車隊成績卻倒數徘徊。
歷史上面,勞達也只是當了兩年車隊老板,就直接被福特單方面解雇,并且還沒有通知,他還是在報紙上得到自己被解雇的新聞。
“BOSS,是否需要我聯系一下這位年輕車手?”
“暫時不需要,他只有一個雷諾賽事分站冠軍的成績,是沒辦法打動車隊管理層的,就連試訓試車手的資格都沒有。”
“至少他要拿到雷諾總冠軍的頭銜,才能進入視線范圍之內。”
F1大車隊,只會要最強的車手,而不是看所謂的潛力。勞達在美洲虎車隊,也沒有足夠的決策權,所以哪怕很欣賞張一飛實力,也只能暫時放棄這個想法。
正在吃飯的張一飛并不知道,就在他狼吞虎咽的時候,人生第一次進入到F1車隊的視線之中,還差點得到一個試訓資格……
(雷諾賽事提前,所以書中時間軸相較其實都差不多提前一年,其中根據劇情需要,一些關鍵時間點也會更改,特此說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