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冷嘲熱諷的聲音開始出現,畢竟張一飛現在可謂是充滿爭議的人物,支持者把他看做亞洲車手唯一希望,對他崇拜的不行。
反對者那更是恨不得張一飛立馬滾回中國,讓他明白歐洲車手,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那一批人。
所以張一飛的輿論風向,真是貫徹了后世網絡順風吹、逆風黑的精髓。
“飛,加油啊!”
“張一飛,用這個彎道證明給他們看!”
“我相信你的,一飛,加油!”
同樣加油聲音此起彼伏,雖然很多支持者心里面也明白,張一飛這種過于冒險的舉動,成功的幾率其實很低。
但是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張一飛真過去了呢?
而且話說回來,張一飛今天能站在馬尼庫爾賽道上,為了F1車手的協議,去極限挑戰彎道,這本身何嘗不是一種夢想的奇跡?
接近200km/h的速度沖進彎道,隨后張一飛開始不斷點剎,讓賽車經過彎心的時候,速度下降到100km/h。
普通民用車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穩住方向盤一腳把剎車踩死。但是方程式賽車除非是沖出賽道失控,否則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踩死剎車,導致輪胎抱死。
就跟馬路上急剎輪胎抱死,會劃出一條黑色的剎車痕跡一樣。方程式賽車如果輪胎抱死,那接觸地面的那一面,瞬間就會把輪胎給磨平。
哪怕就是沒有爆胎繼續跑,磨平的地方也會變成一顆定時炸彈,必須要回到維修站換胎。
所以張一飛要非常精準的控制剎車速度,避免輪胎的某一面過于損耗,必須要保證整個輪胎壁磨損的平衡。
剎車精準只是第一步,慣性帶來的沖擊,讓方向盤轉向都變得非常困難。轉向不足帶來的后果就是推頭,而方程式賽車一旦推頭,就是沖出賽道,沒有任何的懸念。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張一飛只能在非常極限的情況下,采取兩把方向盤的方式,來強行轉彎。
巨大的慣性沖擊力,讓張一飛都感覺到自己的賽車進行橫移,輪胎的抓地力已經達到極限,兩把方向盤都有點控制不住推頭的跡象。
面對這種情況,張一飛已經別無選擇,他只能在接近APEX點的情況,提前做出出彎動作!
只見這個時候張一飛一腳油門下去,后輪傳遞著發動機的動力,開始瘋狂的打滑了一下,一股燒胎的白煙都冒了出來。
張一飛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雷諾賽車強大的動力,用后輪跟前輪的轉速差,來代替方向盤助力,解決轉向不足帶來的推頭。
但是這樣做成功的前提,就是要后輪有著強悍抓地力,一旦打滑的話,那么所有的操作都變得毫無意義。甚至會因為這一腳油門過大,從開始的推頭變成甩尾。
打滑燒胎跡象出現的時候,維修站的科塞爾都下意識的握緊了拳頭,這要是打滑沖過去,一切都將在阿德萊德彎結束,所有成功的希望,都放在了張一飛的驚天操控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