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一飛這句話,整個央視采訪組的人都愣住了,畢竟現在是1999年,中國遠遠沒有二十年后的實力,大多數人內心里面是沒有底氣的。
有個性的運動員他們采訪過,但是像張一飛這樣直接、張狂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要知道大多數運動員面對鏡頭采訪的時候,都盡量表現出一種謙虛,避免以后成為黑點。
結果張一飛毫不顧忌,直接就是絕對的實力說出來,打破了央視采訪組,對于采訪組腦海中的習慣印象。
不過能挑選來到海外節目中心的記者,無疑都是一些精英,劉俊雖然很是意外,甚至愣了幾秒鐘,但他還是很快反應過來,用著幫張一飛解釋的語氣說道。
“當然,能在賽道上面贏得勝利都是因為實力,特別是對于年輕的車手來說,都帶著一種朝氣跟銳氣,這其實是件好事情。”
劉俊認為張一飛還是太年輕,沒有過多的采訪經驗,所以展現出來一種年少輕狂。
所以他用這段話,緩和了張一飛回答中的那股鋒銳。在他看來,自己這是幫了張一飛一把。
同時劉俊立馬轉移了個換題繼續問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下個賽季就要進入到F1車隊,張一飛你對于自己未來的發展,有什么目標嗎?”
“車神。”
之前馬尼庫爾賽道奪冠采訪的時候,有記者也問過張一飛的目標,當時張一飛毫不猶豫的說自己目標就是車神。
當時在老外面前張一飛都沒有收斂,今天他更不打算故作謙虛,該怎么回答,依然還是如此。
“車神?你的意思是想拿車手總冠軍吧,其實這一點可以理解,拿破侖也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名好士兵。作為一名F1車手,自然車手總冠軍是自己的未來目標。”
劉俊這個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在收拾“爛攤子”,年輕氣盛雖然是很難避免的,但是張一飛也太高調了一點。
這種采訪要是在國內放出來,劉俊不敢想象能引發多么大的轟動,這些年能上央視采訪的運動員,好像就沒有這種風格的。
“不,車手總冠軍我是一定要拿的,車神的意思是要超越總冠軍,成為F1車壇讓人所仰望的高峰,就跟塞納一樣,能理解嗎?”
聽到張一飛這句話,劉俊感覺自己臉上的笑容都有點僵住。這已經不能用年輕氣盛來形容了,簡直就是赤LUOLUO的狂言,自己都不知道該怎么圓場。
所以這個時候劉俊下意識看了導演一眼,想要從他那里得到一點提示。
導演朝著劉俊使了一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這些問題上繼續,于是劉俊只好換了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
“張一飛,之前你只是在港島跟日本短暫呆過,那現在對于歐洲生活感覺怎么樣,覺得還適應嗎?”
聽到對方居然開始提問生活方面的問題,張一飛內心里面感到一種失望,連這種程度的對話都不敢接受,那還做什么專訪?
當然,張一飛也能理解,在1999年國內環境可能接受不了這種“離經叛道”,特別是央視作為國家級媒體,更是要考慮良多。
不過他依然不打算妥協,用著堅定的語氣回道:“當然能適應,否則我怎么拿到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