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一飛臉上好像有著不服氣的表情,科塞爾直接問道:“銀石賽道的賽車調校參數是什么?”
“中等下壓力。”
“銀石賽道有幾個全油門彎?”
“7個。”
“錯,是10個!”
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張一飛第一反應就是科塞爾這德國老頭,又打算讓自己玩命了,怎么可能有10個全油門彎?
“你所謂的7個,只是按照F1的速度來說,但是對于雷諾賽車的極限速度,卻有10個彎道能全油門過去。”
“抱歉,我忘記換算了。”
張一飛承認了自己失誤,因為所有的資料都是按照F1標準來的,所有他才會下意識的說7個。
“這就是你所謂的差不多嗎,連最基本的速度差別都沒有弄清楚,還差的很遠。”
說實話,張一飛心里面確實是有點松懈了,因為還沒有上賽道,他并沒有按照最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不要認為自己跑了兩站冠軍,就覺得可以放松了,F1才是一個真正的開始,哪怕就是最強的車手,也無法保證能絕對掌控賽道。”
“就拿銀石賽道來說,不久前法拉利車隊的舒馬赫,就發生了賽車事故,導致左腿骨折,你覺得自己能比舒馬赫更了解這條賽道嗎?”
張一飛沒有說話,因為他也想起來舒馬赫職業生涯就受過一次傷,就是在1999年的銀石賽道,沒想到會被科塞爾給拿出來舉例子。
不過這一次受傷,也讓世人看到了舒馬赫的堅韌,他休息了98天,最后兩場賽事堅持回到賽場,為法拉利車隊拿到了自1983年以來的第一個年度車隊冠軍。
“資料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位車手卻不同,進入F1之后,你很難有機會像雷諾方程式這樣的試跑練習。所以你必須把這陌生的數據,完全的融入自己記憶中,這樣才能在賽道上面發揮出全部實力!”
這才是科塞爾所要表達的東西,因為張一飛不能再把眼光,放在雷諾方程式上面,他必須要用F1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這個時代雖然不禁止私訓,但成為F1車手之后,也不可能像雷諾車手這樣,能靠著試跑熟悉每條賽道。
畢竟F1賽車的要求標準太高,沒有任何一個車隊,能經得起經常換場地試跑的折騰。更別說后來,FIA為了避免強隊跟弱隊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完全禁止車手私訓了。
張一飛完成了“三級跳”,提前成為了F1車手,這是一個堪稱奇跡的成就,但同樣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弊端跟挑戰。
因為他缺少諸如F3、F3000這樣比賽的鍛煉,就失去了熟悉賽道的機會,未來他將會面對無數陌生的賽道,卻沒有上去試跑熟悉的機會。
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茫然失措,還不如從現在開始,就讓張一飛適應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