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
“摩托賽事。”
摩托賽事?這個答案倒是出乎張一飛意料,畢竟他跟何浪都是職業汽車運動的車手,自然關注點都放在了汽車上面,結果沒想到何浪居然是為了摩托車賽事過來。
這時候張一飛想到之前何浪介紹的時候,說過林偉安是一個很厲害的摩托車手,只不過張一飛也在意,畢竟賽車類型不同,雙方不在一個頻道。
現在看來,何浪跟林偉安一起過來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兩個人都要觀戰這一場摩托車賽事。
英國有什么摩托賽事呢?張一飛腦海里面疑惑了一下,他確實摩托車賽事這一塊不怎么了解。
不過瞬間一個名字從他腦海里面劃過,如果說賽車運動有哪一項賽事,是因為純粹的榮譽跟夢想得到公認,那么可能就只有這一項摩托賽事了,它的名字就叫做曼島TT!
“你不會是為了曼島TT而來的吧?”
張一飛不確定的反問了一句,他兩輩子都對于摩托賽事不怎么了解,但是曼島TT這項賽事可以說如雷貫耳。只要是在賽車圈子里面,想要一點都不了解曼島TT,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這就好比方程式總會知道一個F1、拉力賽怎么也聽說過達喀爾一樣,對于摩托車賽事來說,曼島TT就是它的標志。甚至很多時候,影響力還超過了MotoGP這項真正的摩托世界錦標賽。
只是張一飛沒記錯的話,曼島TT的舉辦時間是在春夏交際的時刻,現在都已經算是夏秋時分了,曼島TT不是早就已經結束了嗎?
“沒錯,就是曼島TT,我跟小安都想親自去到馬恩島(曼島),見證這一場男人的浪漫!”
何浪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中帶著一種興奮跟激動,因為曼島TT對于一名車手來說,就是令人向往的終極浪漫主義。
跟其他的所有賽車運動不同,曼島TT在2006年之前,是沒有任何賽事獎金的,所有車手都是自費參加。
他們來到曼島的唯一目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屬于自己騎士的榮譽。
很多騎手都把曼島給當作自己職業生涯最后一站,因為從站上曼島賽道的那一刻,生命就已經交到了上帝了手中。
這一刻沒有任何關于金錢跟利益的因素,對于騎手來說,就是關于速度跟生命的抉擇,當你選擇挑戰跟榮譽的時候,就相當于把生命放在了一旁。
所以曼島TT有史以來,已經有超過250名車手在賽道上殞命,這還不包括觀眾跟工作人員。重傷跟殘疾者,那就更是數不勝數。
如果有幸能親臨曼島賽道的話,就會看到路旁那些雕刻著車手名字的木牌,每一塊木牌都代表著曾經有一位車手,在這個地點因為挑戰速度跟失去生命。
甚至曼島賽道的終點附近,直接就有著一座火葬場,這也是曼島TT與其他賽道最與眾不同的一點。
火葬場樸素的紅磚外墻上釘著一排排的銅制銘牌,上面鐫刻著那些在曼島TT殞命的人名字以及他們的出事地點。
這不單單是賽道的終點,更是人生的終點,每一個自愿參加曼島TT的車手,都做好了走向這個“終點”的準備。
寧愿粉身碎骨,也絕不放慢速度,可能就是對于曼島TT車手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