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賽道上面的情況來看,張一飛并沒有報道中的那么激進跟出色,甚至有好幾位方程式車手都超過他了,也沒有看到張一飛有任何反超的舉動。
“怎么回事,新聞不是說張一飛在歐洲很厲害嗎,為什么今天看起來,并沒有報道里面那種碾壓能力?”
“沒錯,感覺開的也并不快啊,難道是因為升級跑F3的緣故?”
“但張一飛都是F1車手了啊,F3賽事對于他來說,不應該是降維打擊嗎?”
“他又沒跑過F1賽事,真要深究起來,還是雷諾車手啊。”
聽著旁邊這群賽車“小白”的議論紛紛,一位港島老車迷忍不住開口回道。
“這只是練習賽,用來評估賽道跟測試賽車的,跑第幾并不重要。真正看一名車手的實力,要等到接下來的排位賽跟明天正賽。”
聽到這樣解釋,之前討論的一些觀眾這才恍然大悟。
其實今天從內地過來的支持者,超過大半都是這種賽車“小白”,他們甚至是因為張一飛,才聽說過方程式賽車這個名字。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千里迢迢的趕到澳島支持張一飛,因為這是中國第一位F1車手,如果連自己同胞都不支持,還能指望誰成為他的后盾?
不過這樣的討論,還引發了一些人對于張一飛的譏諷。
“呵呵,練習賽照樣有爭第一的,他這F1車手頭銜,里面有多少水分,難道心里面沒數嗎?”
“聽說張一飛這次回來,跟華夏石化達成了某種協議,準備賽后發布。估計他這個F1車手身份,都是靠著華夏石化贊助用錢買來的。”
“新聞不是總吹什么雷諾最強車手,結果練習賽就開始露餡了,中國車手就是不行!”
這種譏諷的聲音并不少,畢竟港澳特殊的歷史原因,白人跟東南亞裔同樣不少,他們對于張一飛可沒什么同胞認同感。
另外還有一些長久殖民統治下,思維已經完全轉變的“香蕉人”,簡直已經膝蓋生根默認老外最強,同樣不想張一飛在澳島跑出什么好成績。
觀眾席的議論紛紛,絲毫沒有影響到張一飛,反正頭盔里面啥也聽不見。
“科塞爾,練習賽快要結束了,反饋問題有調校方案了嗎?”
“這還用問嗎?”
科塞爾語氣不爽的回了一句,張一飛這簡直就是在質疑他的能力。
“那好,我要準備進站了!”
張一飛說完之后,把賽車開進了維修通道,并且速度降低到80km/h,他將完成自己方程式生涯第一次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