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出有治就更不用說了,佐藤琢磨如果還能用激進跟狂野來形容,那他就是純粹的菜!
畢竟別的車手好歹還是可控的“魚雷”,這小子就是賽道上面的不定時炸彈,誰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爆炸。
這種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井出有治成為了“賽道公敵”,被車隊跟車手集體抵制。最終跑了四場F1比賽,就連駕照都被直接吊銷了。
不過無論是激進也好,菜也罷,至少這兩名日本車手,在歐洲賽道上確實沒慫,對自己有著充足的信心。
現在他們兩個,正好是處于自己職業生涯上升階段,特別是佐藤琢磨,風頭一時無兩,被亞洲車手當作勵志的榜樣,自然有著絕對的自信,面對BBC記者說出這樣的話語,也就不足為奇。
“我的圈速并不是那么好超越的,因為排位賽我只使用了八成實力。”
張一飛臉上帶著淡淡笑容回了一句。
隨著自己越來越知名,張一飛感覺這段時間已經相當低調,一般情況下也沒展露出什么狂妄形象。
但這并不代表著張一飛變成什么“好好先生”,有人敢騎臉挑戰自己,那絕對不客氣!
“是嗎?那如果正賽你用出極限的十成實力,速度將會多快?”
BBC記者,用著略帶輕佻的語氣詢問了一句,明顯他不怎么相信張一飛話語。
“極限十成?不好意思,我的極限是十二成!”
張一飛無比囂張的回了一句,絲毫看不出來他有任何的退縮跟不自信的表現。
同時張一飛這句話,通過現場的攝像師,轉播到賽道的大熒幕上面,全場觀眾都聽到了張一飛的這個回答。
“爽!特么的,就沒看過方程式賽道上,有中國車手敢這么說話的。”
“有實力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啊,恐怕也就張一飛敢說出自己極限是十二成了吧。”
“沒錯,他有這個資格說這樣的話,覺得不服的,有本事先跑贏他再說!”
看臺上的觀眾,特別是來自內地的車迷,他們感覺有一種突破桎梏的爽快感!
畢竟這個時代中國運動員,一般都是比較低調跟不敢說話的。面對外國記者采訪,甚至是帶著挑釁味道的時候,要么面帶微笑不跟對方計較,要么就是裝傻當沒聽懂,東拉西扯一大堆避免尷尬。
這兩種行為說好聽點就是大度,說難聽點就是慫。
現在出現張一飛這樣的中國車手,可以這么硬氣的回應,自然是感到胸中暢快!
BBC記者做過采訪調查,知道張一飛跟一般的中國運動員不同,所以這種回答他并不意外。
就在BBC記者想要繼續訪問下去的時候,賽道上面的通知哨聲響起,無關人員開始撤離,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最后一場F3賽事,馬上就要開啟。
“回答的很自信,等下讓我也看看你的十二成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