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后世認為舒馬赫是依靠著法拉利的大腿,才能做到五連冠,跑出統治級的成績。
但問題是,舒馬赫在沒進入到法拉利車隊之前,他就已經在貝納通車隊,拿到過兩屆世界冠軍,并且還是衛冕冠軍的那種。
法拉利成就了舒馬赫,但同樣的,舒馬赫建立了法拉利王朝。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如果的事情,強者無論在哪個車隊,終究會綻放出他的光彩,只有歷史成績是實打實的。
而且話說回來,如果舒馬赫沒有實力,他壓根就進不去這個時代最強的三巨頭車手。就好比后世的奔馳、紅牛這個級別的巨頭車隊,一般車手能隨便進去嗎?他們同樣只會挑選最強的車手來互相成就。
所以拋開一些客觀的因素,單純論車技,舒馬赫稱之為F1歷史上最強的車手都不過分。
“是很強,畢竟當年是能給塞納壓力的車手。”
科塞爾淡淡的說了一句,他對于舒馬赫的印象,不比任何人淺。
因為1994年塞納在伊莫拉賽道發生事故意外身亡,而他的車后面,追趕的正是舒馬赫。
當年F1賽季,塞納已經能稱得上是F1圍場的巨星,而舒馬赫只是嶄露頭角的新星。
對于冠軍的渴望,讓塞納選擇從邁凱輪車隊轉會,加盟了當時有賽車“黑科技”的威廉姆斯車隊。結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主動記憶懸架系統被禁用,瞬間威廉姆斯賽車優勢喪失殆盡。
轉會因素讓塞納承擔了很大壓力,他迫切需要在威廉姆斯車隊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1994年的前幾站比賽里面,塞納都沒有獲得勝利,這對于驕傲并且激進的車神塞納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結果。
所以他在伊莫拉賽道面對后輩舒馬赫的追趕,駕駛方式上更為激進,于是在彎道面前選擇用著300km/h的極速過彎。
最終因為轉向不足跟喪失抓地力,威廉姆斯賽車撞到了彎道的防護墻上面,懸架脫落的碎片擊穿頭盔,F1最偉大的車手因此隕落。
后來很多人因此責怪舒馬赫,認為是他過于激烈的逼迫,才會導致塞納發生意外。甚至舒馬赫面對媒體采訪的時候,也曾自責自己當時過于緊逼的決定,如果沒有那么激烈的爭斗,可能就不會發生那場事故。
當然,對于這些言論,科塞爾一直都是嗤之以鼻。在他看來一名車手,賽道上面使出自己的全力去競爭冠軍,才是致以對手最大的尊重。
塞納的事故是一個悲劇跟遺憾,但是科塞爾相信如果再給塞納一次機會,他依然會選擇去挑戰極限過彎,不給身后對手任何趕超的可能性,這才是一名真正偉大車手,應該做的事情。
就在科塞爾跟張一飛都把目光放在舒馬赫身上的時候,車隊首席技師查理走了過來,拍了拍張一飛肩膀說道:“怎么都站在這里,我們先去維修站,來跟你介紹一下最新的JS53賽車。”
張一飛做為普羅斯特車隊的新人,一直都沒有駕駛跟詳細了解過車隊最新型的JS53賽車。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那個時候JS53賽車還沒有最終定型,甚至就連現階段,賽車依然還需要冬測。所以對于張一飛這種從來都沒有接觸過F1賽車的純新人來說,給他開這種原型車毫無意義,既起不到什么訓練的作用,也發現不出原型車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