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車隊包機降落在吉隆坡的國際機場。
相比較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張一飛對于馬來西亞還算是比較熟悉,因為這里面有著接近百分之三十比例的華人族裔,而且相對于其他地方的一些“香蕉人”,馬來華人的文化認同感,還是比較強的。
車隊成員剛下飛機,就分成了兩個隊伍,其中三十人的裝卸小組,將參與貨運飛機的卸貨,輔助設備通過海關檢查,以及運輸到雪邦賽道進行最后的裝配。
這個搭建時間,通常是在2到3天內完成。從P房的工具架、到整個車隊電子系統運轉、還有F1賽車的拼裝,以及最后的廚房休息區域搭建,所有東西都將在這兩三天時間里面全部搞定。
裝卸小組下飛機就前往貨運處,而張一飛跟車隊管理層,自然就是走正常的接機通道了。
F1大獎賽,是目前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國際性賽事,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他們的重視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吉隆坡國際機場,開辟出來一條專門的接機通道,就是為了容納今天過來接機的粉絲,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媒體記者拍攝。
張一飛從通道口出來,立馬就看到一片黑壓壓人潮,還有那照的人眼都睜不開的閃光燈,顯得非常隆重跟大場面。
畢竟現在的馬來西亞論經濟實力,某種意義上來說,要超越同時代的中國。
只不過隨著中國的崛起,他們接下來二十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沒有龐大的工業做支撐,經濟發展屬于停滯不前的水準。
所以后世國人看待整個東南亞,除了新加坡外,沒感覺他們有什么發達的地方,但在這個時代,馬來西亞還算經濟不錯國家。
正是因為有錢,他們才能比中國更早的承辦F1賽事,以及出現了第一位F1正式車手熊龍。
這個時間點,正好是馬來西亞大獎賽承辦之初,加上今年又有本國車手進入F1,于是整個馬來西亞,都處在對F1運動熱情高漲的階段。
如果要說個類比的話,很像是中國08年要舉辦奧運會,那種全民奧運的熱度。
所以今天的接機通道,才會有如此夸張的人數,他們這些人里面,大多數都是要迎接本國的F1車手熊龍。
不過張一飛現在也算是F1圍場里面,小有名氣的新人了。中國首位F1職業車手的身份,以及處子秀就拿到積分的良好戰績,更是助力了張一飛名氣的推廣,很多馬來西亞人也知道他的名字。
“歡迎來到馬來西亞~~!”
“張一飛,雪邦賽道加油!”
“飛,我是你的粉絲,給我簽個名吧!”
“啊~~~”
各種嘈雜的聲音響起,加上接機通道又是室內空間,還要受到回音的影響。靠的近張一飛還能勉強挺清楚說什么,靠后的就只剩下各種尖叫聲音了。
不過這些歡迎聲音里面,很多都是用中文發出來的,讓張一飛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