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勞達聽到這個問題,只是嘴角動了一下表示笑容,嚴重燒傷影響了他臉部表情動作,所以他想要用表情來傳達自己情緒很困難。
不過熟悉的人,能通過他的這些動作,來感受到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很明顯,勞達沒有否認這個傳聞,但是他也不想開口承認。畢竟現在車隊內部斗爭激烈,就連車手之間氛圍都不太好,張一飛不是當初那個等待邀請的新人,他只是賽道上的一名對手。
無論自己多欣賞這名中國新人,勞達作為美洲虎車隊的經理,都不會在這種時刻下,公開表達對于其他車手的贊美之情。
首席技師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于是他換了一個問題說道:“勞達經理,現在馬來車手防守的這么激烈,你覺得飛多久能完成超越?”
“長直道跑完,進入T2弧形彎,到時候的曲線循跡制動,將成為這場對決的勝負點。”
尼基·勞達直接給出了精準的地點,那就是熊龍對張一飛的“復仇”,將在這一段長直道結束之后,進入T2弧形彎的時候決出勝負。
T2弧形彎,算是雪邦賽道最為刺激的一個超車點了,長直道加速下來,車速大多數情況下會在300km/h左右。而這個時候眼前將會出現一個大弧形彎,賽車所有的剎車線路,都處于這個彎道之中!
要知道一般入彎步驟,是在入彎之前找準剎車點,把車速降低下來之后才進入彎道。
T2弧形彎就完全不同,所有的剎車步驟都是在彎道內完成,而且還要保證自己的車速跟輪胎抓地力。這一點就好像后世一款叫做跑跑卡丁車的游戲,有些長弧形彎要在里面漂移一段很長的距離。
游戲中漂移過后,會在地面上出現一條黑色漂移路線,這條線放在F1里面,用專業的術語就叫做曲線循跡制動。
當然,F1賽道上是不可能出現游戲中那種黑線,來給車手做標識跟對比的。
所以過彎的一切操作,都是要靠著車手自己的技術完成,保證一邊剎車減速不沖出賽道,另外一邊又要保持一定速度,用完美的軌跡去過彎。
這種操控的難度非常大,沒有絲毫的運氣成份存在,是挑戰車手硬實力的地點。
張一飛如果硬實力比熊龍要強,那么就不會錯過這條曲線循跡制動!
直道上面熊龍的瘋狂蛇皮走線,把張一飛給壓在了車后。而張一飛也不想冒著碰撞的風險去強行超車,他早就已經把目標點,放在直道結束后的T2弧形彎。
兩輛賽車保持著高速度,一前一后的進入T2弧形彎。幾乎就是在入彎的速度,張一飛再次利用彈弓效應,從內道強行把車頭插了進去,開始搶占熊龍的過彎軌跡。
其實入彎之前,熊龍心里面也明白,勝負點大概率會出現在前面的彎道。只是他沒有想到,張一飛利用直道的速度,如此強硬的就打算超車。
這種時候熊龍不想放棄自己的過彎軌跡,他只能松開了剎車,不斷朝著內道里面擠,試圖用速度來超越張一飛,把他再次擋在車后。
兩輛賽車的距離貼的非常近,而且張一飛的速度同樣不慢利用內道優勢他的車頭,甚至都已經超過了熊龍的駕駛艙。
面對這種局面,熊龍一股熱血上涌,他咬牙一腳油門下去,不但沒有在T2弧形彎減速,相反還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