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領獎臺上面享受歡呼的張一飛,臺下的普羅斯特朝著身邊的科塞爾說了一句。
說實話,當初他們兩個人屬于完全不對付的那種,科塞爾屬于塞納陣營的人。只不過現在時過境遷,回頭看看科塞爾的很多選擇都沒錯,塞納的激進風格,都已經讓他封神了。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普羅斯特認為自己當年就輸給了塞納,四冠王者的底氣,最后一個賽季復出力壓塞納拿到總冠軍的實力,都是普羅斯特驕傲的資本。
沒有誰敢說,普羅斯特當年的競爭輸給了塞納。只是他的開車風格太偏保守,激烈程度也不夠,在觀眾跟車迷眼中不怎么討喜罷了。
這一點很像是后世的拳壇巨星梅威瑟,某種意義上來說,梅威瑟從身價、出場費、同級別成績都已經超過了泰森。但是這家伙打拳猥瑣的一比,導致各路風評不高,人們心中一想起拳王,依然還是那個“野獸”泰森。
有時候成績,真不完全等同于地位跟認可。
“這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
科塞爾淡淡回了一句,沒有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
他這個年齡,并且都已經退出過一次,已經不在乎這些虛名的東西。
唯一讓科塞爾所在意的,就是張一飛的努力跟斗志,讓他感受到當年的那種速度與激情。當歲月老去,還能在自己人生黃昏階段熱血一把,才是科塞爾真正所追求的東西。
相比較支持者的狂熱,其實大部分馬來巫族觀眾,表現的就很冷漠了。只不過開賽時候的那種噓聲跟嘲諷,現在已經沒有了。
畢竟這種時候再強行嘲諷,那簡直就是自取其辱,稍微了解一點F1運動的,都知道張一飛這個季軍的含金量。毫不夸張的說,已經不輸于一個分站冠軍的價值了。
必然未來的F1歷史,馬來西亞雨戰的驚天逆襲,將占據一席之地!
張一飛站上去后,就是巴里切羅登上亞軍領獎臺,他只是簡單的揮了兩下手,臉上出現一絲淡淡微笑。
對于亞軍身份,巴里切羅已經很習慣了,畢竟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萬年老二。只不過今天的這個亞軍,讓他不怎么暢快,因為他感覺受到了中國新人的輕視。
其實巴里切羅的心理素質,遠沒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強大,就拿著名的讓車時間來說。當時巴里切羅并沒有說什么,而后來舒馬赫也用自己的讓車,來還了這份人情。
但是這件事情卻一直成為了巴里切羅心中的刺,甚至很多年后的采訪,他都念念不忘。并且因為這件事情,他跟舒馬赫的關系其實并不好,哪怕擋了數年隊友,共創了一個法拉利王朝,分道揚鑣之后就連普通朋友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