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你好,我是《羊城晚報》記者,首先恭喜你拿到馬來西亞大獎賽的季軍,請問你對于自己的發揮如何評價?”
“中上吧,如果發揮再好一點,有機會拿亞軍。”
這句話說出來,場下又響起了歡呼,只有張一飛回答才會如此直白。
“張一飛先生,我是《體壇》雜志主編,我想知道獲得中國賽車歷史性突破,你的內心是什么想法?”
“首先當然是很高興能成為開創者,其次我覺得自己的成績還不夠好,中國賽車會有更大的突破。”
“張一飛你好,我是《華新社》的特派記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你的職業履歷,所以我們很好奇,你如何在沒有接觸雨戰的情況下,還能有如此出色的發揮呢?”
聽到這個問題,張一飛拿起話筒看向提問記者說道:“這個問題在賽后有國外記者問過,我當時的回答是天賦。”
“沒錯,我確實沒有經歷過多少雨戰訓練,但F1歷史上沒有雨戰基礎,卻在雨戰中發布會出色的比比皆是,我發揮好有什么疑問嗎?”
“賽車方面,外國人的天賦并沒有比我們強,F1圍場也不是他們的游樂場。所以我想要強調,不要低估了中國車手的能力,只要有機會,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車手震驚世界!”
這同樣也是張一飛的心里話,他不認為在賽車運動上,有什么人種上的差異。
中國暫時性落后,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因素,別人汽車工業發展百年了,中國民用市場開車,真正算起來還在兩千年左右,十幾年怎么去跟別人百年汽車歷史去比?
可以暫時跑不過,但是氣勢上面不能輸,更不能妄自菲薄。心里面要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國車手,終究有挑戰世界的那一天。
畢竟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跟外國。
當張一飛話音落下的時候,一名說話比較嗲的記者提問到:“張一飛先生,馬來西亞站大獎賽,你跟馬來本土車手熊龍有過沖突,并且在賽后采訪時候,還挑釁過法拉利車隊巴里切羅。”
“請問你是否考慮過國際影響,會不會引起他國觀眾的不滿呢?”
“你是在逗我笑嗎?”
張一飛聽到之后,絲毫沒有在乎現場如此多的記者,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你要明白競技體育是成王敗寇,我在沒有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就是名正言順的獲勝。什么叫做有沖突?難道還不能在別人主場贏比賽了?”
“另外跟巴里切羅的賽后采訪,我不認為自己是在挑釁,難道我要說自己技術實力不行,沒超過巴里切羅的信心才是正確的嗎?”
“連超越對手的話都不敢說,那我還在F1圍場里面干什么,是去陪跑、旅游、代購的嗎?請你記住了,我的身份是一名職業F1車手,戰勝對手就是我的職業守則!”
“最后什么國際影響,洋大人這一套在我這里行不通,我都不怕影響,你怕什么?”
當張一飛最后一句說出來,全場響起雷鳴一般的掌聲,這才是他們心中的那個“狂妄”形象,代表著中國車手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