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一飛最終調校,還借鑒了很多阿萊西的賽道反饋數據,并且根據張一飛的駕駛習慣稍微偏硬了一點,否則還達不到現在的效果。
一圈下來張一飛感到很完美,他打算再慢速跑一圈熟悉賽道后,就開始提速盡心圈速測試。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張一飛聽到了狂暴的發動機轟鳴聲音從自己身后傳來,很明顯這是有人在進行全油門加速。
現在已經是第二輪練習賽,有車手早早進行圈速測試,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全油門加減速,同樣也是輪胎測試中的一環。
張一飛這個時候也沒有多想,稍微靠邊讓出了一條走線,這也是練習賽的慣例。沒有比拼的情況下,都會給全油門測試賽車讓出路線。
因為每一站比賽輪胎使用量都是有限制的,車隊必須科學控制三次練習賽測試輪胎使用量。這種全油門加速,對于輪胎的損耗相當大,是車隊用來測試最快單圈的。
如果沒事被擋一下,不但單圈速度沒有辦法測試出來,還會白白的磨損輪胎。所以練習賽大家都會很有默契了給圈速測試賽車讓道,不故意做出阻擋的事情。
但是讓張一飛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這輛賽車并沒有直接超過張一飛,而是在張一飛讓道的時候,突然一腳剎車減速,跟他并排起來。
對方的這個動作,讓張一飛側頭看了一眼,那輛藍白相間的“寶馬”風格涂裝賽車,可謂是再熟悉不過,畢竟之前兩站賽道,都是張一飛的強力對手。
這輛賽車就是來自威廉姆斯車隊的FW26“劍齒虎”賽車,車頭上的4號數字,代表著他是車隊新人蒙托亞!
第一個找上門來的嗎?
看到是蒙托亞,其實張一飛心里面并沒有什么意外,因為科塞爾早就已經預料到,這一場練習賽會有很多對手來向自己挑釁,準備來個“墻倒眾人推”。
蒙托亞算是自己在賽道上的“世仇”了,甚至超過了跟基米·萊科寧的雙子星恩怨。畢竟基米性格比較冷漠,不是那種很喜歡挑釁跟張狂的人。
但是蒙托亞不同,美式狂野這四個字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別說有了巴里切羅這檔子事情。哪怕就是沒有,他也不可能選擇認慫,不過來找張一飛的麻煩。
除非兩個人之間出現一個真正的強者,拿到了車手總冠軍頭銜,不然對方都是不會服氣的。
“NICE!這就是我們美洲車手的狂野,復仇吧,蒙托亞!”
“哥倫比亞的驕傲,證明自己的時候來了!”
“干掉中國佬,讓他永遠都不敢再挑釁美洲車手!”
“加油蒙托亞,你才是真正的世界冠軍!”
各種歡呼聲音響起,現場接近萬名哥倫比亞觀眾,凝聚成一團是不容小覷的。
更別說巴西車迷除了支持本國車手外,對于蒙托亞也是抱有著好感。畢竟美洲車手在塞納之后,已經開始日益凋零,蒙托亞雖然是跑印地系列賽,但也算是近幾年南美地區為數不多的佼佼者之一。
前面兩站F1賽事,哥倫比亞巨星級別車手,世界冠軍成員,居然被一個中國新人給碾壓了兩把,這種結果對于哥倫比亞觀眾來說,簡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