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聽到張一飛說出這句話,普羅斯特明顯很是意外,一名職業車手,去哪招來一批賽車研發人員,完全跟職業不搭好嗎。
“你去哪招一批研發人員?”
“中國!”
“中國有方程式賽車的研發人員?”
普羅斯特感覺自己是在聽天書,中國可能除了張一飛,連摸過方程式賽車的人都沒幾個,還研發?開什么玩笑呢。
“說研發稍微過了一點,可能更準確的稱呼是技術人員。你要知道,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技術人員,勤勞、紀律、效率、專業!所有能形容的優點,都能在中國技術人員身上找到,這一點毫不夸張!”
張一飛開始瘋狂吹噓了,其實話說回來,這還真不算多么夸大。見識過外國那些懶漢之后,就能知道中國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工人在實干方面,都要領先太多!
同樣是人口大國,張一飛在國外最怕碰到的就是印度員工,那簡直滿嘴火車跑的飛起,事情做的一塌糊涂。最重要一點,就是在一塌糊涂的前提之下,還能有一種迷之自信!
說句難聽一點的話,這種印度員工放在中國,簡直干不了三天!
哪怕拋開張一飛本身的中國人身份,站在客觀角度為車隊去推薦,他也認為中國員工是世界上最好的!
聽完張一飛的描述,普羅斯特的臉上出現猶豫的神情,他并不懷疑中方技術人員的紀律、勤奮等等個人品格方面因素,因為中國人低調肯干的形象,基本上歐美人都有所了解。
他只是懷疑中國技術人員的實力,方程式賽車可謂是目前汽車工業的金字塔頂端,哪怕不參與研發方面工作,單純打打下手,普羅斯特都覺得不夠格。
如果張一飛僅僅因為同胞的關系,就推薦中國技術人員進入車隊,普羅斯特覺得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看到普羅斯特沒有吭聲,張一飛就知道對方肯定是在猶豫,這個時候必須要趁熱打鐵!如果讓普羅斯特車隊緩過這口氣來,想要安插人員進入賽車研發,難度將會加大許多。
別說現在只是占據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后世華利集團百分百控股沃爾沃,都差不多用了接近十年的時間,才套出一點汽車平臺跟發動機的干貨。
目前張一飛入股的華利投資集團,跟普羅斯特手上是股份屬于同權,時間可能要花費的更多。
而且張一飛還明白,兩千年左右的時間點,正好是國內民用汽車瘋狂發展的起點。如果用十幾年去搞點技術,客觀來說起來也不算慢,比歷史進程已經快很多了,畢竟這是最為頂尖的方程式技術。
但是市場不等人啊,德系、日系、甚至是韓系都大舉進攻搶占市場,想要逆襲的難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