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冒著“同歸于盡”的風險,把舒馬赫給撞出賽道超車成功,為的就是追上張一飛,然后把他給干掉!
如果說維倫紐夫撞舒馬赫最終還減速手下留情了,那么等到他有機會超車張一飛的時候,絕對會沒有絲毫的猶豫,哪怕就是退賽,也要拖著張一飛一起退!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張一飛完全不給他一戰的機會,甚至他感覺自己已經拼盡全力追趕,卻距離張一飛跟蒙托亞越來越遠。
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瘋狂的場面?兩個人的纏斗居然雙雙跑出賽道記錄,這就是傳說中的越戰越強嗎?
不過隨著第三十圈的到來,普羅斯特車隊維修站里面,策略組成員臉上的表情開始略顯嚴肅了。
“科塞爾,飛很快就要準備進站了,看來接下來幾圈,超過蒙托亞的機會不大了。”
亨利開口說了一句,從舒馬赫掉隊之后,車組成員都很興奮。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張一飛能全力以赴的迎戰蒙托亞,最終超越他!
畢竟張一飛已經贏過幾次對決,蒙托亞算是他的手下敗將,有著很大的心理優勢。
結果還是過于樂觀了,這里畢竟是他的主場,走線異常完美,沒有給張一飛絲毫的機會。而且防守的很頑強,幾次危機都給很好的化解。
美國大獎賽的整個賽程為306.016公里,總圈數73圈。一旦超過了30圈,基本上就到了隨時可以進站換胎加油的時刻。
所以這幾圈,雙方的輪胎基本上都磨平了,抓地力相比較最初時刻下降很多,超車風險成倍提升,基本上是一段和平的“垃圾時間”。
至少在一停之前,張一飛想要超越蒙托亞的機會渺茫,兩個人的對決將延續到下半賽程。
科塞爾聽到亨利的話,并沒有做出回應,因為他心里面隱約有種預感,最危險的時刻,也就是最有機會的時候。
誰輪胎抓地力更好,誰的操控更勝一籌,將在這最后的時間點被放大,超車成功幾率也會得到很大提升。
只不過科塞爾內心里面,并不希望張一飛在這個時間點發動進攻。因為跟F1很多是臨時輪胎防護墻不同,印地賽車的永久水泥防護墻風險太大了,一旦速度過快沖出賽道,可能砂石緩沖區都不一定能完全陷住賽車。
但是他不會阻止或者警告張一飛,作為一名車手,就應該有面對危險,甚至是死在賽道上的覺悟。
就如同曼島TT的騎士一樣,很多人都把這里當作職業生涯最后一站看待,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
F1沒有這種職業生涯最后一站,那就意味著每一站都可以是最后一站。
就在科塞爾思索的時候,張一飛就如同他預感一樣發動了超車攻勢。只是這個地點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張一飛居然選擇了危險系最高的13號死亡之彎,這真的是把這里當職業生涯最后一站看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