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飛認為沖入維修站,算是擺脫了被蒙托亞的超車危機,但是現實告訴他并沒有那么簡單。
正常情況下停站,也就是加油換胎,這套工序維修團隊都已經無比嫻熟,時間已經能穩定控制在10秒左右。
而這次張一飛進站,還需要更換被損壞的后尾翼,雖然方程式賽車的空氣套件,都是模塊化設計,已經考慮到在比賽過程中的更換。
但是終究達不到換輪胎這種速度,可能會比正常停站多出那么幾秒時間。
對于現在的局勢來說,哪怕就是晚了一點,都有可能導致蒙托亞比張一飛先出站,然后在維修通道就領先。想要再次超過蒙托亞,可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至少在13號彎,下一次蒙托亞會撞的更加堅決,會突破自己印地王者的榮譽跟職業底線!
“小伙子們,手上的動作快點,勝利屬于普羅斯特!”
查理看著張一飛的賽車從維修通道入口處駛來,朝著車組成員喊了一句,鼓舞維修團隊的士氣。
“勝利屬于普羅斯特!”
所有車組成員,都斗志高昂的回了一句。
張一飛能超越舒馬赫跟蒙托亞成為頭車,相當于又創造了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奇跡。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讓張一飛玩命跑出來的優勢,葬送在自己手中。
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跟其他F1賽道還有些許不同,那就是維修通道的限速,從常規的80km/h,提升到了100km/h。
速度越快,車手對于剎車距離的判斷,就要越加的精準。不過這種距離控制,對于F1車手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一樣簡單的事情,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那他壓根就拿不到超級駕照。
一腳精準的剎車,停在了維修車位里面,幾乎就是同時,前后千斤頂就已經把整輛賽車都給抬了起來。然后換胎、加油等等工序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查理這次沒有擔當棒棒糖人,而是親自跟維修小組副組長維克多,一起來更換張一飛的賽車后尾翼。
氣動套件的損壞,特別是后尾翼損壞,在F1賽事里面其實并不屬于常見故障,更多是前鼻翼的破損。所以維修團隊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經驗跟熟練度,在最快時間里面換裝維修,查理必須親自上手。
“飛,接下來走線在有機會的情況下,特別是彎道走線,盡量產生變動造成亂流,不要給蒙托亞太輕松的咬住。”
科塞爾開始提醒張一飛接下來比賽里面要注意的事項,要知道很多年輕車手缺乏經驗的走線,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賽車尾部亂流,只是一味追求最快速度,讓對手能輕松的利用亂流咬住。
這一點問題,其實蒙托亞身上也很明顯,就是走線非常的耿直,基本上張一飛沒有受到多大亂流的影響。甚至還幫助張一飛,躲掉了幾次舒馬赫的超車威脅。
可能這也跟蒙托亞印地車手出身有關系,印地賽車速度過快,大幅度快速變道,可能還會影響到自己車速跟穩定性。而且印地系列賽更像是一級方程式跟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結合,速度跟穩定性才是王道,技巧方面反倒往后靠了一些。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印地車手駕駛技術比較狂野、粗糙,沒有一級方程式車手那么細膩。特別是隨著技術發展,在環保跟安全等等框架的限制之下,兩種賽車的差距越來越大,基本上印地車手已經無法在F1跑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