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要不墊底,就意味著張一飛至少能戰勝一名印地世界冠軍。作為一個十八歲的F1新人,第一次接觸印地賽車,并且按照印地方程式規則,跑500英里橢圓賽道。
無論哪一條,對于一名新人來說,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張一飛還能做到戰勝以為印地世界冠軍,細想簡直就是堪稱恐怖!
“他真的能做到戰勝印地世界冠軍?”
這下就連施泰納都不太相信了,看好中國新人可以,但沒必要這么盲目推崇吧。就目前這種實力對比,張一飛拿頭贏?就連舒馬赫,都不敢保證自己能贏。
聽到施泰納的質疑,勞達沒有向他解釋,因為他的腦海中,不知道為什么浮現出當初在紐北賽道,張一飛開奔馳跑圈速的場景。
可能這個中國小子,天生就喜歡不走尋常路,這種性格也導致了他比其他人,能更快的適應不同類型賽車。
印地暖胎圈并沒有發生什么意外場面,海利歐也老老實實的跟在張一飛后面。這并不是說海利歐隱忍低調,而是因為印地賽車整個賽程,相當于F1賽車的三倍,任何毫無意義消耗自己體力的舉動,都是弱智行為。
海利歐狂妄、自大,并不代表著他傻,否則也拿不到印地年度冠軍頭銜。暖胎圈遠遠算不上是什么開始,真正的好戲還在后面。
暖胎圈回來,五輛賽車停在自己的車位上面,發動機的轟鳴聲音,開始瘋狂的咆哮起來。指示燈熄滅的瞬間,五輛賽車就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的沖了過去。
張一飛的起步動作跟反應,一如既往的優秀,甚至絲毫不慢于旁邊的舒馬赫。
油門踩到底,發動機轉速開始瘋狂的攀升,然后換擋提速,整套動作下來,簡直可以用快如閃電來形容,完全看不出來,張一飛是個第一次駕駛印地賽車的新手!
甚至就連旁邊的舒馬赫,眼角余光看到張一飛沒有絲毫的落后,內心里面都是滿滿的震驚。
不科學吧?中國小子第一次接觸印地賽車,居然起步速度完全不弱于自己?
雖然舒馬赫自己也是第一次開印地賽車,但是他從來都不認為,張一飛可以做到跟自己同等適應水準。
難怪當初能完成“三級跳”奇跡,躍過了F3、F3000這些高級方程式,直接進入F1圍場里面立足。果然這個中國小子,在駕駛天賦上很驚人!
相比較舒馬赫內心里面的震驚,張一飛更多是一種興奮!
沒錯,就是興奮,他終于能在起步上,不靠擋車跟尾流,就能做到跟舒馬赫同等的速度。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原來不用開拖拉機的感覺,是如此爽!
自己終于有一天,可以跟舒馬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對戰了!
相比較F1賽車速度越快,空氣下壓力就越大,把賽車給死死的壓在路面上不同。印地賽車速度提起來了,空氣下壓力帶來的摩擦力并不明顯,這就意味著,賽車后端加速度同樣很快。
所以之前美國大獎賽只能加速到250km/h的路程,此刻印地賽車已經加速到了300km/h,而且速度還在快速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