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舒馬赫的性格,他肯定是不想放過這份勝利,張一飛跟印地冠軍的瘋狂纏斗跟擋車,也是給他勝利創造了機會。他居然能放棄幾乎近在咫尺的榮譽,選擇減速來并肩作戰?
“小子,挺頑強的嘛,這種局勢下,都不開口求助。”
耳機里面傳來了舒馬赫的聲音,這也是比賽兩個多小時以來,雙方第一次通過車隊語音溝通。
“我只是覺得你沒有幫我義務。”
張一飛用委婉的方式回了一句,其實他內心里面真正所想的,是舒馬赫不會來幫自己擋車。
“你同樣也沒有幫我擋車的義務,而且我不喜歡欠別人的。”
舒馬赫淡淡回了一句。
其實張一飛的艱難場面,他一直都是看在眼中,如果這位中國小子求助的話,他可能早就已經慢下來幫忙。
確實兩個人不是“隊友”,但恰恰因為不是隊友,所以沒有誰就是必須要成為僚機的說法。自己占據了發車位優勢,讓張一飛必然要面臨數位印地冠軍的進攻,這種便宜對于舒馬赫本身來說,是不愿意去占的。
因為舒馬赫在骨子里面,就是一位“獨狼”。
后世著名的“讓車”事件,是舒馬赫團隊“毒瘤”惡名的巔峰。
耍大牌、打壓隊友、自私自利、沒有體育精神等等罵聲,幾乎充斥著當時的媒體。
但其實舒馬赫自己,并沒有想著靠讓車去獲取冠軍,哪怕讓他背負惡名去撞車拿冠軍,內心里面都不愿意接受這種“施舍”,所以才有后來他種種還人情的舉動。
他跟張一飛連隊友都不是,更不愿意去欠這種人情,只不過礙于身份跟最強車手的地位,舒馬赫打算等張一飛自己主動求助。
結果沒想到,這名中國小子也足夠的硬氣,哪怕到了扛不住的地步,也沒有吭聲尋求幫助。
看到印地車手馬上就要超越張一飛,舒馬赫終于決定主動減速去擋車,一起抵擋印地冠軍的進攻。無論如何,他跟張一飛都是F1車手,為了F1的榮譽而戰!
有了舒馬赫的幫助,張一飛的壓力可以說驟減,而且舒馬赫的舉動,遠遠不是幫他化解一下危機這么簡單,甚至是直接變道減速擋住了另外一側的海利歐,讓張一飛意外的成為頭車。
“舒馬赫,你……”
張一飛這時候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舒馬赫這是打算成為自己的僚機嗎?
“沒什么,我只是想讓印地車手,最后幾圈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絕對防守,否則他們真以為自己是世界最強。”
舒馬赫確實很想獲得這場勝利,但是張一飛幫自己擋了196圈,舒馬赫不想把這個便宜占到最后。
另外還有更重要一點,就是冠軍休息室跟張一飛對話后,結合賽道上的局面,他逐漸理解了張一飛為什么要堅持抗爭到底。
自己只是錦上添花的勝利,而張一飛是為了自己跟中國車手的尊嚴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