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屬于中國頂級廠隊的想法,算是張一飛的終極野望,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完成的事情。
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終究還是要有一個人帶頭起步。可以的話,就從卡丁車、初級方程式開始,一步步朝著汽車工業皇冠邁進。
其實這種野心不止是張一飛有,華利本身就有,歷史上的2003年,華利就展示了自主方程式賽車概念車。
經歷三年研發制造,時間來到了2006年,華利終于造出了康巴斯方程式賽車的原型車。這算是中國第一輛提交國際汽聯鑒定的方程式賽車,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早很多很多。
要知道這可是零幾年,買菜車都沒有玩轉的情況下,居然就有這么一家中國車企,異想天開的去玩方程式賽車,真的是有點駭人聽聞。
步子邁大了,結果自然是扯到蛋,落后設計加上孱弱性能,不可能有訂單維持下去的,更沒有參與世界賽事競爭的實力。
只能說這個時候的華利,做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當夢醒了面對的不單單只有失敗,還有眾人的恥笑。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恥笑并沒有擊垮這家公司,十三年后攜帶著另外一輛性能車凌克03,成功登頂了WDC冠軍。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在賽車運動中展現了自己的存在。
并且冠軍車型凌克03+,也是掀起了國內一股搶購狂潮,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有想象過,一輛國產性能車還會出現搶購、一車難求的場面,能賣出去就算是不錯了,現實卻這么發生了。
這就是汽車賽事給廠商帶來的品牌效應,以及性能上的肯定,也是汽車巨頭企業,耗費巨資參與各項汽車比賽的真正原因。
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必須要跟其他國際巨頭在賽事中競爭,并且擊敗他們,世人才會承認你的進步跟實力。
所以張一飛跟華利合作的基礎,其實不是因為什么實力、技術、口碑等等方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野心,華利有著跟張一飛同樣的狂妄野心,都想要讓中國車企成為性能的代名詞!
“那好,就干一場大的,打造中國第一家方程式賽車俱樂部!”
盧寧平語氣激動的回應著張一飛,他從來都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的如此之快!
“對了盧叔,俱樂部場地面積,能買多大就買多大,前往別省錢!”
張一飛這時候開口提醒了一句,這個方程式俱樂部是起點,要為以后的發展預留空間。
“買下來?荒郊野地買這么大干什么,除了主體建筑面積,實在需要空間再租就是了,現階段把更多資金節省到賽車跟教練員身上。”
一個標準賽道的建設費用,至少得花費幾千萬,如果再算上賽車跟人員費用,八百萬美金看似很多,但真的經不起方程式賽車燒錢速度。
上一次張一飛緊急用錢,盧寧平還歷歷在目,他總要預留點流動資金,沒必要現在就買一些空余場地。
面對盧寧平的不理解,張一飛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現在是荒郊野地,買下來好像沒什么卵用的樣子,而且還會造成資金壓力,但未來不是啊!
二十年時間廣深的發展速度,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地價什么的也將漲上天。
張一飛沒有炒地皮的想法,但他怕未來被別人給炒了,干脆現在承擔一點資金壓力,按照商業用地的價格全買下來,建設的計劃推遲一點都可以。
否則以后擴建再想買,就不會像今天這么容易了。
至于資金方面,張一飛覺得沒什么壓力,武田純子那邊,其實也有很多廣告商接觸。單單拿國內企業來說,就有蒙牛、聯通、人壽、以及多家合資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