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的賽道數據,在海利歐面前完敗,他被稱之為印地賽車有史以來最強新人,并不是空穴來風。
事實上,當初那場印地500賽事,如果不是海利歐一意孤行,小看了張一飛,不愿意讓雷齊跟布雷克插手,可能早就已經超車成功。
當他反應過來情況不對的時候,面對的卻是F1最強車手舒馬赫,自然只能迎接失敗的下場。
更重要一點,就是這小子雖然狂到沒邊,幾乎任何人都不放在眼中,哪怕是印地賽車冠軍前輩車手。但是他在車手的職業準則上沒的說,敬業的可怕,據說已經到威廉姆斯車隊秘密訓練過。
不過這個傳言科塞爾還沒有驗證,但之前海利歐在印地方程式的勤奮跟努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難怪你之前問飛,如果海利歐是最強的,他會不會選擇當隊友。原來你心里面,早就已經認定海利歐會成為今天最強的新秀車手。”
亨利恍然大悟的回了一句,難怪科塞爾會突然插一句話,果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于這點,科塞爾并沒有否認,甚至在他心里面,曾經有過普羅斯特車隊招入海利歐的想法。
就如同那句老話,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重利益。車手之間那點矛盾沖突算什么,只要能拿到冠軍,照樣可以成為并肩作戰的隊友。
歷史上冠軍車隊組合,又有幾對是真心實意并肩作戰的?大多數都是離開之后跟陌生人差不多,甚至反目成仇的也不少。既然要選擇最強的二號車手,那就讓選擇最強的海利歐啊!
反正張一飛這小子也不是善茬,只要他能有信心壓制這位印地王者,科塞爾是無所謂的。
只不過最終,張一飛對于自己能力跟極限,心里面很有數,沒想過這種異想天開一般的操作。作為比賽工程師,科塞爾自然是要為車手服務,當然不可能主動把這顆“炸彈”給帶入車隊。
但是科塞爾心里面始終有種預感,如果普羅斯特車隊敢招入海利歐的話,這位印地小子,還真就敢加入!
賽道上三位車手開始狂飆,站在落地窗前面的張一飛,看著這一幕,內心里面真是有一種別樣的感覺。畢竟以往都是自己在賽道上,別人成為看客,而今天完全反過來了。
從走線上就能看出來,今天這三個人都沒有保留實力,特別是阿隆索,走了一些很極端跟危險性很高的走線。畢竟他不是今年的新秀,而是去年的“回鍋肉”,輸給新人對于阿隆索那倔強的自尊心來說,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
而且阿隆索不單單只想贏新人對手,還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給張一飛瞧瞧,他不是可以被輕視的弱者,也不會是那種喪失斗志的僚機。
有了阿隆索這樣瘋狂的帶動,馬薩跟海利歐兩個人,也逐漸的開始上頭。對于馬薩來說,他必須要戰勝阿隆索,才能得到普羅斯特車隊的二號車手席位。
這并不是說他多么看重跟珍視二號車手席位,而是想要學習跟趕超張一飛,只有普羅斯特車隊能給他提供這種氛圍。
說實話,馬薩對待張一飛,是一種亦敵亦友的心態。一方面承認對方的強大,甚至不惜向張一飛學習,另外一方面把擊敗張一飛,當成自己職業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