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感到欣慰的地方,可能就是出席的車手,除了舒馬赫是老將之外,其他四人都能稱得上是新星。
舊時代的結束,就意味著新時代的到來,未來的F1將會更加精彩。
五個人坐上發布席位,前面都擺放著一支話筒,臺下是上百位的記者。這還是因為媒體中心空間有限,每家媒體只允許一名采訪記者進來,否則這個數量恐怕翻幾倍都不止。
張一飛這次坐在了五個人最中間的位置,以往這個C位的主人,只要舒馬赫出席了賽前發布會,基本上都是他的。但是在這次的收官之戰,自己的國家主場,張一飛沒有什么謙虛的想法。
中國收官之戰聚光燈下的主角只能是一個人,那就是我張一飛!
看到五名發布會車手入座,臺下的記者情緒明顯開始高昂起來,各種閃光燈噼里啪啦的,簡直晃的人眼都睜不開。主要今年不單單是懸念留到了最后,而且還是F1歷史上第一次“東西之爭”。
終于有一名來自東方的車手,挑戰著歐洲對于方程式賽車的壟斷,并且還是第一位非白人車手,站在了世界總冠軍的門前。
這一戰的結果無論如何,都將載入F1的史冊!
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就開始了傳統的記者提問時間,對于這一刻很多記者早就已經迫不及待。不過首次提問的機會,還是留給了中國本土記者,而且這個人張一飛還很熟悉,她就是來自華新社的記者何瑩。
去年在奧地利A1賽道上,張一飛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個F1分站冠軍,創造了屬于中國車手的奇跡。
賽后在慶祝區域被很多國家的媒體采訪,張一飛打算離開的時候,看到了被擠在后面的中國華新社女記者,特地停下了自己的角度,又多說了幾句。
當時還有過一個“約定”,那就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何瑩希望跟張一飛在東海賽道冠軍采訪區見。
眨眼間兩年時間快要過去了,后來張一飛再也沒有見過這位華新社的記者。沒有想到今天在東海的賽前發布會上,再次見到了“老熟人”,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兌現當初的承諾。
不單單是張一飛記得當初的約定,何瑩同樣也記得,畢竟自己是國內第一個采訪到中國冠軍的記者。而且從張一飛意外的眼神中,何瑩也可以確定對方也記得當初的承諾。
“一飛,好久不見。”
所有人都以為華新社記者會提出問題,結果沒有想到她首先說的是這句好久不見。
“是啊,好久不見。”
張一飛笑著點了點頭,確實時間過去了挺久。
“一飛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去年在奧地利站賽后,你跟我說過一個承諾,那就是自己一定會成為世界冠軍。這一次東海大獎賽,到了你兌現承諾的時候了嗎?”
這個問題,瞬間就讓所有人把目光都看到了張一飛身上,他們其實心中最想問的,也是張一飛對于這場大獎賽的目標跟野心。
只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早在去年的奧地利,張一飛拿到自己首個分站冠軍的時候,就敢承諾自己未來將成為世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