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青年的姓名無需細表,誰知道以后還見不見得著
楊玉燕只是依稀記得方下巴的人姓方,鼻短人中長的那位姓許,發育不良的姓高。
楊玉燕與楊玉蟬年紀只差兩歲,小時候還能看出個頭差別,現在都長大了也差不多,穿戴一般模樣,又是當著客人的面,就都是淺笑盈盈的賢淑女子。
三位青年從左看到右,再從右看到左,對兩姐妹都是萬分滿意。
某位阿姨喊楊玉蟬坐下,讓楊玉燕去跟小孩子玩,高姓青年連忙道“都坐,都坐。”還起身讓座。
他這副狼子野心在一眾修煉得道的太太、夫人眼中真是太明顯了。
一個夫人就掩口笑道“那便都坐下吧,坐下說說話。”
楊玉燕怎么會去坐他讓的椅子當下一個隱晦的白眼翻上去,扭臉坐到祝顏舒身邊去了,坐下就抱著祝顏舒的胳膊把她剛發現的心得體會全數倒給親媽知曉,氣得被拉住過不來的楊玉蟬一雙眼睛殺氣四溢,死命瞪著該打的親妹子。
祝顏舒聽完訝異“喲,還有這回事”那馬天保長得好她不覺得啊。
楊玉燕示意她看這屋里的三個男的“跟他們比呢”
祝顏舒連忙小聲表白“放心跟你姐說,這三個我也沒看上,不會逼她的。”這三個人怎么配得上她的女兒啊
她推了推楊玉燕,叫她趕緊去安楊玉蟬的心,等二女兒不甘不愿的起來了,她再看這三個青年,在心里與馬天保比較一番,終于覺得馬天保也不是那么一無是處。
不過,還是不行。
楊玉燕溜到姐姐身邊,楊玉蟬已經被夫人拉著坐下,正在被迫聽青年們的家庭底細。楊玉燕一過來就被她拉住,為防親姐辣手催妹,楊玉燕趕緊小聲把祝顏舒并不贊成這三個青年的事說了。
楊玉蟬心中一顆大石放下,愿意放親妹一條生路了。不過還是不忘警告她“不許再瞎胡說”
楊玉燕舉手發誓“我保證不瞎說”
然后一溜煙跑到了餐廳,與一群小屁孩在一起玩。
生活空虛的大人們在過年這段時間里盡可帶著孩子竄門,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或者是丈夫不合心意,或者
是與婆婆相處不好,或者是繁重的家務令人心煩,空虛的荷包讓人心焦。新年可以讓一切都暫時忘掉,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去哪一家消磨時光都不會讓人趕出來,還有糖果點心瓜子可以哄孩子,這便獲得了暫時的輕松。
于是太太們與夫人們帶著孩子來,她們在客廳聊生活中的八卦,孩子們在餐廳吃糖。
楊玉燕差幾個月就成年了,卻也不是這些孩子們中最大的一個,靠墻坐著的兩個少年才是,他們一個十八,一個十九,已經不再算是少年,可以當青年看了,不過哪怕他們已經成年了,卻還是跟小孩子們混在一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關于他們的故事,楊玉燕早就都知道了。
他們是跟著廖太太來的,廖太太就是救火局局長的太太,與祝顏舒是牌友,還是于英達的介紹人。廖太太慈眉善目,與觀音菩薩有七分相似,聽說她比廖局長大九歲,現在兩夫妻站在一起,卻更像一對母子。
這兩個少年據說是廖局長的侄子,但也有傳言說是廖局長的私生子。廖太太固然慈眉善目仿佛菩薩,可廖局長的小情人都沒活太久,一個聽說是上了吊,一個聽說是與人私奔,后來掉河里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