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代教授雙目有光,蘇純鈞就有些頭疼,以前他也被代教授抓住過,后來還是教授發現他志不在此才放過他的。代教授的信條一直都是只要學生想學,他就恨不能用漏斗把知識灌到學生的肚子里。
蘇純鈞雙手做揖“教授,還請您對燕燕寬容些。”
代教授放下筆,笑道“純鈞,不是我不放過二小姐,而是只有像她一樣不愁吃穿、心思簡單、物欲不豐的人,才有可能將一生的精力都用在學習知識上面。比如你,你是很聰明的,但你一心想要建立一番事業,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達到什么目標,你就不適合治學。像大頭,雖然我現在一直將他留在學校里,但也不可能永遠將他留在這里。”他嘆了口氣,“校長已經找我談過多次了,一些早就應該畢業的學生,要趕緊放他們畢業。雖然我有心將大頭留下來,可他現在的水平還不足以在學校里謀得一職,而一旦走出學校,他就勢必要為生活奔忙,為每天進口的食物而操勞,你說,這樣的人還能保持精力學習嗎”他搖搖頭。
蘇純鈞陷入了沉思中。
“你們現在學習的知識確實已經夠用了,足夠你們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在政府或其他部分謀求一份高職,得到重用。我也承認,現在的社會上確實急需人才,所以大學才應該盡快將高質量的人才輸送到社會上去。”代玉書說,“但我始終覺得,知識是需要去追求高峰的,不
能只要求夠用就行。如果停止追求知識的高峰,那我們仍然會落后當外國的學者們在不停的攀登知識高峰的時候,我們卻已經滿足了,那我們什么時候才能追上外國,才能超越他們呢我們不能停下來啊”
蘇純鈞“教授。”
代玉書拍拍大腿,笑道“教書育人,百年大計。我有信心在學校里干上一百年,看我最終能種出幾棵樹來吧。”
這時楊玉燕敲門進來,笑盈盈的說“教授,蘇老師,張媽來了。我們去圖書館吧”
捐書是一件正事,學校里也一直都鼓勵各界人士捐書,實在是因為現在的書,它并不便宜。
由代教授陪同,蘇純鈞這個人精頭子當說客,又有祝老爺子的舊事在,圖書館的館長立刻就出來接待楊玉蟬了。
他握著楊玉蟬的手熱情的說“楊同學,非常感謝你對學校的支持”
楊玉蟬捐書的理由是她馬上就要畢業了,雖然明年才正式畢業,不過現在就來捐書也很正常,女學生們通常很少會讀到最后,中途就跑出去嫁人的也不在少數。
她帶來的收據和帳冊可以證明她一共捐了多少錢的書,而作者與出版社的回信也能證明這些書都是從哪里來的。一些書報刊物有的已經絕版了,有的則是當時刊行的數量就很少,都是她一封封的寫信給出版社、作者,向他們求來的。
這些書都是她自掏腰包買來的。
現在它們都放在讀書會。
而讀書會,是一個學生的組織。成立的時間并不長,很多規章制度都很模糊。在楊玉蟬入會以前,讀書會雖然也會向外求購書刊,但大量購進的情況是很少見的,而且當時都是依靠眾人捐款來做為購書款,購買的書刊也就只是存放在讀書會的會室中。
讀書會是學生們進行討論,對新思想,新浪潮進行思考的一個集會。
它跟學校里其他的文學集會一樣,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讀書會也支持大家交換書籍,對購進的書刊,也可以進行借閱,除了押金之外,并不需要再付租金看書,跟學校圖書館一樣。
楊玉蟬入會以后,如魚得水。她提議舉辦定期的讀書會活動,由學生輪流擔當干事,主持這個活動。
這一舉動引起了大家的響應,許多人就將自家的書帶來,供大家閱讀討論。
楊玉蟬當然也將她自己的書帶來過。不過這只是第一年,第二年起,她就開始用自己的錢買書了,后來也帶動了其他人自費購買書報帶過來讓大家看。
后來讀書會的活動越辦越大,在學校里也漸漸有更多的人愿意參加進來,哪怕不入會,也會參加讀書討論。
代教授參加的就是讀書討論活動。
更多的同學是來“蹭”書看。
關于楊玉蟬自費買來的書到底是個什么歸屬,其實并沒有明文規定的寫在讀書會的會規中。
沒有任何一個學生集會的規則中會寫出將大家送過來的東西全都定義為無償捐贈的。
只是楊玉蟬自己以前是默認這些書都會留給讀書會,用來在以后繼續開辦活動使用。
不過經過這次的流言之后,她也發現她的想法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