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四輛黃包車停在醫院前的馬路上。
蘇純鈞的車停在最前頭,他下車后快步依次走到后面將車上的女士們都扶下來,引她們站到人行道上,再回去跟黃包車車夫算車費,不想黃包車的車夫笑著說“蘇科員坐車,哪個敢收錢哦”
竟然都不肯收他的錢。
蘇純鈞笑著掏出大洋,硬是塞進他們手中“你們賺的是辛苦錢,拿著吧。”
他走了以后,幾個車夫分了錢,還有閑情議論他。
“還以為他是個小氣鬼呢,我聽說他在劉大肉的肉鋪里就一直是賒賬,怎么到我們就肯給錢了”
“我們哪有肉鋪劉有錢”
“那就是嫌我們窮,不占我們的便宜。”
幾人把車停在路邊,蹲下一邊抽土煙一邊說笑,看到有人停在路邊叫車就會立刻站起來,把土煙掐滅放進口袋,拉著車笑著迎過去“先生,坐車嗎”
醫院大廳里永遠都有許多人,這是一個在任何時候都不缺生意的地方。
楊玉燕曾經在這所醫院里住了半年,卻從來沒見過這里。
她好奇的四處張望,祝顏舒喊楊玉蟬拉住她“別叫你妹妹再跑丟了。”
楊玉燕這才收起好奇的目光,緊緊跟在姐姐身邊,忍不住好奇心的問“這是哪里我怎么沒來過”
她當時出院好像不是從這里走的。
楊玉蟬“你住的是病房,這里是門診。”
楊玉燕“那也該是一個大門啊。”
當她沒去過醫院啊不管住在哪里,走的總該是同一個大門吧
楊玉蟬哪里有心情現在陪她玩問答游戲,道“別瞎問了。”就不理人了。
還是蘇純鈞懂楊玉燕的意思,因為他以前第一次自己到醫院來求醫時也犯過同樣的糊涂。
他趁機將楊玉燕牽過來,小聲跟她講“這里是給不住院的病人看病的地方。你住院的病房區在后面,有另外的門和通道。”
直白點說,就是普通區和貴賓區,分為掏得起錢的人和掏不起錢的人走的不同的通道。
楊玉燕這才明白。
蘇純鈞又接著說“醫院的大門有好幾個,至少有三個,一些比較大的醫院還有更隱蔽的通道。因為現在
仍然有很多人不接受西醫,說他們會拿刀割人是巫醫,為了醫院的安全是必須要多準備幾個門的。還有一些人也不愿意跟普通人走同一條路,這個門前的路就很不方便過汽車。”
他以前去醫院看病都是坐汽車,等到他第一次靠自己的雙腿走到醫院時才體會到這些區別。后來出于好奇,他研究了許多關于醫院的事,還知道第一所西醫的醫院是誰建的等這種無用的知識,不過現在用來逗楊玉燕倒是很有用。
楊玉燕果然很想聽,她猜道“是外國人建的”
蘇純鈞“是個美國的傳教士,在廣州。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的西醫醫院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