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教授重讀“什么書都行。”
楊玉燕想了一下,她最后看的一本小說就是那本中西結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了。于是她便說了這個。
整個故事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兩個年輕的男女相愛,被家人拆散,相約自盡的故事。跟真正的羅密歐和茱麗葉相比,當然多了更多的趣味性。
比如羅密歐變成了羅公子,號閑柳居士。茱麗葉變成了朱麗葉,身邊還有一個紅娘呢。
凡是看過西廂記或讀過西廂的學生都會心的笑起來。
當然,學生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讀過羅密歐與茱麗葉,看過西廂或讀過鶯鶯傳。
還有人看過戲,但沒見過鋼琴。
楊玉燕覺得好笑的地方,并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鳴。
就比如施無為,他沒看過戲,更沒看過西廂,
他在家鄉只聽過大戲,那還是在同村有喜事和喪事的時候聽的,他到城里來以后根本沒去戲院子逛過,那都是公子少爺們去的地方,他進去連門票都付不起。他到大學以后才接觸了西洋文學,他知道莎士比亞,但他沒讀過羅密歐與茱麗葉。他認識鋼琴,但沒聽過太多鋼琴演奏。
她說鋼琴與二胡同臺演奏令她發笑,整間教室里只有三四個人跟她一起笑起來。
如果不是代教授一直在旁邊陪著她,她早就不敢繼續說了。
一個女學生聽完以后,問她“你為什么會覺得這個故事可笑呢或許它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他們的感情難道不感人嗎”她手里還握著手帕,顯然剛才聽說故事中的戀人自盡后還哭了。
楊玉燕從剛才就一直忍不住看她,此時聽她發問,也想問她“我講的有那么感人嗎你為什么會哭”
她瞠大的雙目顯示她真的是真心發問,半絲假裝都沒有。
因為整間教室里,除去聽不懂的,聽的懂的只有她一個人哭了,剩下的女生中有的只是覺得聽這種男女相愛、私會的故事有些尷尬,有幾個臉紅了,還低下了頭。這個她還能理解,但她真的不覺得自己的講述有那么強的感染力。
不過,還真多虧了這個認真聽故事的女生,不然她都不知道自己能堅持講下來。
教室里的同學又紛紛去看這個女同學,她身邊的女同學也趕緊拍她的肩和手臂來安慰她。
代教授做了一個手勢,溫和的看著那個女同學“我也好奇,為什么呢”
那個女同學早已平息下來了,她回望關心她的女同學們,才回答楊玉燕“因為他們為了堅持自己的感情,太艱難了,沒有人理解他們。你也不能理解,對嗎”
楊玉燕點點頭“對。”
女同學搖搖頭“那我也不用多費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