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九日,晴。
張媽穿著一件棗紅色的毛背心,外罩一件灰撲撲的藍色舊褂子,下面一條舊棉褲,穿一雙舊布鞋,背著一條舊包袱皮,懷里抱著一個胖胖的男孩子,坐著黃包車,來到了城西。
她抱著孩子下了車,車夫說“我在這里等您一會兒吧,這里不好叫車,要走到那邊大路上才能看到車。”
張媽搖搖頭“不用,我走親戚,要說說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出來,你走吧。”
車夫這才走了。
張媽抱著孩子,熟門熟路的走進巷子里。
男孩子在她懷里左右張望,喊她“婆婆,回家。”
張媽心里一酸,從包袱里掏出一塊蝴蝶酥塞到他手里,讓他抱著啃“吃吧,就快到家了。”
男孩子抱著咬起來,一會兒就吃得下巴上都是口水。
張媽拿手帕在他領子口掖一下,抱著他繼續往前走。
走了大概一刻鐘,前方就有一對老夫妻在等著,他們一看到張媽抱著孩子過來了,立刻迎了上來。
張媽就站住了,把男孩往上抱了抱,指給他看“你看誰來了”
男孩子轉頭看過去,不理,繼續吃手里的蝴蝶酥。
那對老夫妻長得一模一樣,真可以說是夫妻相了,都是一模一樣的方臉,掃帚眉,小眼睛,面相都很慈和。
兩人趕上前來,看到小男孩都喜歡的不知怎么樣才好了。
上回張媽帶著男孩子過來認門,然后又把孩子抱走了。這一回才是談定了過來送人的。
自從上回小男孩來過以后,老夫妻已經去算過命,替小男孩重新起了名字,寫在了家里的祖譜上,也替他重新做了衣服和鞋,還收拾出了一間屋子,新請了一個會做小孩子飯的阿嫂。
家里的四個姐妹都不知道這個男孩是收養來的。老夫妻已經編好詞了,就說是老先生出去風流,一直養著一個外室,這男孩子就是外室生的。老太太早就知道這件事,也是她提出要將這個男孩子抱回來當親生的養。兩人給了外室一筆錢,送她回鄉了,這才把孩子抱回來。
因為這個,老先生還特意躲出去住了幾天,編造成他送外室回鄉的故事,以后好對鄰居和女
兒們說。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這個男孩子從此就是老先生的親生兒子了,抱養這種事是不會有人提了,就是外人提起來,他們自家就可以不承認。
張媽要把男孩遞給這對老夫妻,可男孩子不愿意,攬著她的脖子不放。
老夫妻看到這個男孩子早喜歡的不知如何是好了,當然不敢硬扯他的手,見他不高興,連忙說“那就先進家吧,先進家吧。”
張媽嘆了口氣“行吧,那我就再辛苦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