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坐在陽臺上擇菜,夕陽的余暉灑下來,一片溫暖的金黃色。
楊玉燕拿著書假裝在看,趴在陽臺欄桿上往下望,街上仍然車水馬龍,行人匆匆,自行車與黃包車交叉穿梭,要不是街角站著四五個憲兵,這條街看起來跟以前沒什么不同。
楊玉燕不由自主的抓住胸口的十字架把玩,想起大學種了櫻花,校長還要請日本人去上課,而她們家已經打算搬去租界,還準備去信上帝。
這算不算民國亂相
當自己家的神明不管用時,只能去求助異教的神了。
關于新社會的思辨正在她的心中萌芽,不等長成參天大樹就有人敲門。
張媽喊她“燕燕,去開門看看是誰。”
楊玉燕答應著走進屋,把書放在桌上去開門。楊玉蟬在餐廳說“可能是吳小萍。”
楊玉燕打開門,果然門外正是吳小萍。她跟這個年紀的女孩子一樣,瘦得有些嚇人。
吳小萍是一張方臉,頭發有些少,黃黃的,扎成兩條細細的辮子。她比起去年剛來的時候長高了不少,快跟她媽媽一樣高了,不過還是那么膽小,而且比以前更不愛說話了。
她的皮膚很白,但并不健康,像是營養不良,讓人一見她就會想起餓死的人。
她身穿一件舊衣服,應該是她媽媽的舊衣改的,腳下的鞋應該是自己家做的,黑色的布鞋。
她身上最好的東西是楊玉燕送給她的書包,被她抱在懷里。
她一進來就對楊玉燕深深的鞠了個躬,聲音小的讓人聽不到“二小姐好。”
楊玉燕讓開路,說“快進來吧,先坐下吃點東西再上課。”
她把吳小萍領到餐廳,楊玉蟬正在里面算賬,吳小萍見到她也深深的鞠了個九十度的躬問好。
楊玉蟬端著老師的架子,威嚴的說“來了,坐下吧,昨天布置的作業回去背了嗎”
吳小萍把書包放下,點頭說“背了。”
楊玉燕去開了一瓶桔子汽水,再把餅干盒拿來,都擺在吳小萍面前“吃吧。”
楊玉蟬也說“你先吃點東西墊肚子,我們一會兒寫練習題。”
考慮到吳小萍家可能沒有電燈,也沒有太多錢給她準備寫
作業用的紙和筆,所以楊玉蟬每回布置的功課都只是背書,寫的功課都放在課堂上完成。
吳小萍聞到餅干的香味咽了口水,默默的吃起來。
楊玉燕沒有去打擾她們,她轉到客廳看書。
張媽五點開始做飯,六點做好,天還是亮的。
她先盛出一碗湯,拿了兩個包子,送過來給吳小萍“學了這么久,吃點東西吧。”
吳小萍一直專心寫題,頭都不抬,此時才抬頭看到時間,嚇了一跳,連忙收拾東西,對張媽說“不用,不用了,我要趕緊回家了。”
楊玉蟬見她慌得很,也幫她收拾,看看外面的天色說“天還亮著,沒事。要不然我送你回去吧”
吳小萍連忙說“不用不用,我跑快點就行了。”
楊玉燕聽到餐廳的動靜也過來了,擔心的問“你是怕憲兵隊的人盤問你嗎那要不然我們叫個車送你回去吧,安全重要。”
吳小萍將東西亂七八糟的都裝進書包里,使勁搖頭“不用,不用,我沒事,不是憲兵隊的,我是怕我爸生氣,那我走了,老師再見,二小姐、張媽再見。”
吳小萍像是趕火車一樣的跑了,張媽在她走后抱怨道“我都給她盛好了,這可真是浪費了。”她重重嘆了口氣,將湯和包子都端回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