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秋日祭是為什么呢
楊玉燕的答案是賺錢。
她不是日本學生,沒有思鄉之情,那對她來講,秋日祭的好處就在于她可以光明正大的賺錢了。
慈善義賣這種活動還是沒有祭典好賺啊。
楊玉燕跟基金會的同學們集思廣義,打算多搞幾個商業項目,到時一個同學顧一個攤子,把能賺的錢都賺來
“氣球。”楊玉燕把這個項目寫在黑板上,“一塊錢吹一個氣球,吹炸了不算,沒吹炸就可以送他一個氣球了。”
別小看氣球,這種玩意目前可是正宗的外國貨。因為橡膠的關系,中國根本沒有工廠能做出盜版氣球來。
楊玉燕覺得外國的月亮都比較圓,外國的氣球吹一次一塊錢也不算貴。
現在只有百貨公司和一些外國餐廳會用氣球做裝飾,大部分普通人都只是見過氣球,還沒有親手把玩過。
“這個攤子就放在最里面,吸引大家一直往里走。”楊玉燕說的頭頭是道,她還說要把兩邊攤位擺得近一點,中間的道路留得窄一點,這樣大家就會不得不放慢腳步,慢慢游賞也就會花更多的錢了
下面一個同學是個老實人,老實的說“客人既然已經付了一塊錢來吹氣球,那最后這個氣球他吹好了拿走也是應該的吧不能說是送給人家。”
知不知道什么叫營銷策略
楊玉燕堅定的要求必須在攤位上寫“送”氣球,看攤子的同學也必須說“送”氣球。
這樣,才會讓客人有占便宜的感覺
幸好底下的同學們老實的不多,畢竟大家的家中不乏做生意的啊、當官的啊、祖上闊氣過啊,等等,基本都能聽懂楊二小姐打的什么算盤。
楊二小姐繼續說“還有,雖然是秋日祭,天氣還是很熱的,我們還可以賣扇子。”
日本祭典怎么可以沒有團扇必須要有
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要加快速度啊。
于是賣扇子這件事也很快通過了。
楊玉蟬問“賣拆扇還是團扇還是蒲扇”
楊玉燕問“問問價,哪一種便宜就賣哪一種。”
剛好下面有人的家里是開布坊的,就答道“蒲扇最便宜,只是
要去鄉下收,一來一回耽誤時間。不過現在也是用扇子的時間,我看看家里庫房還有沒有。”別說布坊為什么賣蒲扇,那當然是便宜啊,都賣絹扇去了,那買不起絹扇的客人難道就不要了
不能夠客人是越多越好的,掏錢再少,那也是客人,開店的都盼著街上的人都來他的店里買東西,你買根針花一毛錢,他也能賺兩分。
“其次就是團扇,折扇的扇骨多,就要貴一點。”他說。
楊玉燕“那我們就做團扇。”
這位同學很想替自家招攬生意,忙說“好啊,我這就回去跟我爹說,絹布團扇”
楊玉燕打斷他的話“不,我們不做絹扇,做紙扇。”
這位同學“紙扇”
楊玉燕理所當然“紙扇肯定更便宜吧”
肯定的啊,紙扇當然比絹扇便宜。
巧了,同學中也有家里開紙坊的。不過因為憲兵隊天天抓賣小報的,紙坊已經許外不敢開門了,現在只敢賣草紙和麻紙,就是擦屁股紙。
楊玉燕問“貴坊做紙扇嗎”
紙坊同學猶豫“做是做,可是沒有好紙,我要回去跟我爹問問,現在開爐熬漿不太方便。”紙坊做紙要先把紙漿煮出來,這一開爐子動靜就不會小,憲兵隊往天上望一望,看到紙坊冒煙就知道開爐了,就會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