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顏舒“哼。”面色稍霽,“我有事要告訴你。”
代教授體貼的問“是什么事呢”
祝顏舒就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講了一遍。
事情還是要從祝老爺子說起。
話說祝家分家,祝老爺子是祝家幼子,所以什么生意也沒分到,只分到了一些浮財,珠寶啊、字畫啊、房子啊、田地啊等等。
祝老爺子留過洋,出過國,深知這國將不存,生意不可能做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做。
所以他開始裝窮了。
先是裝祝家分家,他因為年紀太小了,結果什么都沒分到,太慘了太慘了。
這事有九成是真的。
因為他確實什么也沒分到。
只分到了錢。
可有錢人到底能多有錢,這個是超出一般人想像的,一般人也不知道。
祝老爺子便于當時的許多文人騷客交好,將自己的家事一遍遍說出來,文人騷客就當成個故事寫,寫出來就登在了報紙上。
于是祝老爺子“什么也沒分到”就人盡皆知了。
但大眾也不傻,知道祝老爺子雖然什么也沒分到,但肯定還是比一般人有錢的。
祝老爺子就開始往外灑錢了。
他裝做是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商人卻一心想做文化人,要搞文化事業,要桃李滿天下,要做一個教書育人的老師。
于是祝老爺子開始四處講課白掏錢,請人來聽他上課。
只要學生肯來,他包吃住,什么都包
于是就有許多人慕名而來,吃他的住他的花他的用他的。
祝老爺子呵呵笑著,使勁灑錢。
這就又見報了。
畢竟祝老爺子要當文化人,肯定是需要一些吹捧的,不然他一個祝家小公子,怎么能搖身一變就成了桃李滿天下的祝先生祝老師呢
祝老爺子使勁給自己臉上貼金,貼了十幾年,終于這金再也揭不掉了。
人人都知道祝家祝老爺子,雖然出身商人家庭,卻是一個文人,還是那種特別老派,特別善良,特別無私的文化人。
畢竟祝老爺子努力了十幾年,灑了十幾年的錢,終于讓人相信他是個敗家子了。
祝老爺子這么敗家,肯定會支撐不住的啊,他那么灑錢,又時常捐助,有座金山也撐不住這么花啊。
祝老爺子就“不得不”典賣一些產業,來支持他的事業。
祝顏舒“我父親是很多外國銀行的貴賓。”
代教授點點頭“應該的。這些銀行進入中國,肯定是要找有錢人來存錢的。”
外國銀行來到中國,他們服務的目標從來不是普通人,而是有權有錢的人。
祝家雖然敗落了,可祝老爺子也是一個有錢人。于是各大外國銀行都對祝老爺子十分的殷勤。
“那個時候,銀行的大班常常到我家來看望父親。”祝顏舒說。
不是一個銀行,而是所有的銀行,他們都不止一次來拜訪過祝老爺子。
而祝老爺子也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祝顏舒“父親當時賣掉了很多家里的產業,有的就是托這些銀行賣掉的。”也有的是直接賣給了銀行。
彼時外國銀行到中國來,是很熱衷買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