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燕心想都是言情小說誤我,原來像蘇純鈞這樣的大佬用秘書都是按打算的,說起來這樣才合理嘛,霸道總裁搞的都是跨國公司,公司那么大,秘書只有一個怎么可能干得完所有的工作當然要多準備幾個才夠用啊。
祝玉燕雖然也很愿意跟蘇老師一起上下班,但她不想做那個宣傳部長。
“一聽就很麻煩。我還有基金會的事要做,實在沒空再去做這個宣傳部長。”她說,“而且趙大哥肯定有別的打算,不會容我白吃飯不干活的。”
蘇純鈞笑道“你猜得沒錯。趙書理是天天念叨著要把你拉進來讓你抓錢的。他說你一看就是管家太太的材料,有一雙天生的抓錢手。”
祝玉燕“哼,他想得美。”
她就是真給政府弄來了錢,上下一克扣,不知有多少進了貪官的錢包,真正惠及底層的不知還剩下幾文錢。
托福于報紙廣告的狂轟亂炸,城里的人都知道又多了一個慈善基金會。
祝玉燕趁熱打鐵,廣為宣傳慈善基金會的主旨和行動綱領。包括所有工作人員全都是是義工,她非常愿意接納與她志同道合的伙伴來工作必須不要薪水。
她也希望各界人士都能伸出手來幫助慈善基金會,任何人的一點點善意都將對他人造成巨大的幫助。
為了加強這種“一毛錢的善意”給人的印象,她特意定制了一個慈善臺。
靈感來自于她前世留學時在美國看到的慈善捐衣箱。箱子和垃圾箱差不多,就是里面全是舊衣。要捐出衣物的人把衣服洗干凈后投進這個箱子就可以了,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取用。
她看中這個捐衣箱的好處在于它可以省下人力。不必有人去收衣服,再將舊衣物交給需要捐助的人。
只需要一個立在街頭的箱子,就可以完成收衣、捐衣的一整套流程,所依靠的只是人們的自覺性而已。
其實她的目的是確定日后可以使用的慈善點。
當以后她需要施藥施糧的時候,再去臨時通知百姓們哪些地方可以領藥領食物就太晚了,現在就把這些慈善點的地點貫輸進人們的心里,那么當日后她要施藥施糧了,只需要登一個廣告,或者在街上宣傳一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考慮到日后需要施藥施糧,她把地點選在交通比較便利,周圍比較空曠的地方。
第一次,她只先設立一個這樣的慈善點看看效果。
于是,在一個大晴天,記者再次紛紛趕到一個已經關門的小學門口。
蘇純鈞再次和一個一人高的箱子站在一起合影,在閃光燈中露出八顆牙來微笑。
等記者們拍夠了照片,再到另一邊的講臺上由祝玉燕親自向各位記者解釋這個捐衣箱是怎么回事。
捐衣箱本身很簡單。下面四根腿,上面一個箱子,箱子頂上是一個尖頂屋檐,乍一看挺像日本的小神社的放大版。
平田佳子就覺得很像。
但祝玉燕這么設計是有原因的,并不全是受漫畫影響的結果。
首先,箱子下面四根腿是為了離地,避免因為雨季與潮濕讓箱子里的衣服受潮發霉。
其次尖頂屋檐也是為了防目。
箱子是兩扇門,沒有鎖。
祝玉燕特意指著沒有鎖的門再三向記者們宣布這是為了“自由取用”。
她說“慈善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要盡量為受到幫助的人考慮。有很多人只是受到了一時的窮困,這并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懶惰無能,可能只是因為一個意外才會導致他需要受人幫助。他們在伸手向人時可能會感到羞恥,我們正是為了避免這種的心理壓力才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捐者將衣服放進箱子里,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取用,而不必面對任何人。善良的人把衣服放進這個箱子以后就知道這些衣服會幫助別人,他們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工作;而受到捐助的人日后有了余力,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幫助別人。不必有人對此感到抱歉,所有人的善良都在這個箱子里得到了完成與升華。”
她的這番話收到了在場圍觀者的熱烈掌聲
圍觀并鼓掌一人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