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租界也不是白給的,蘇純鈞打定主意要從日本人嘴里咬下一口肉。
祝玉燕也沒辦法閑著,日本軍方在此地的主持人,山本,終于找上她了。
負責上門邀請她的是日本老師酒井和小林。
祝玉燕一直把“親日友好”掛在身上,但托賴于她在學校時期不成熟的表現,她對日本的不滿和敵意也是老師們熟知的。
不過他們都認為這是可以改正的,是可以讓她傾向日本的。
日本老師們來找她是想讓她出任大學的榮譽校友,來倡導中國學生進入現在由日本人主導的大學就讀,并且學習日本的課本,學習日本文化,對日本人要抱有好感。
早在唐校長還在的時候,日本人就一直抱著這個想法,還曾把一班的日本學生和日本老師送到學校里。
唐校長和代教授他們都清楚,日本人走的一直是兩條路線,一條是軍方的施壓,一條則是民間的融合。
日本商會和日本老師都是走第二條路的主力軍。
酒井老師懇切的說“孩子們還是應該回學校上課,不管兩國之間是什么關系,不管軍隊要怎么打,孩子們應該坐在課堂里,在他們最美好的年華里吸收知識,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賺更多的錢來養家,而不是去碼頭干苦力,做妓女。”
由酒井老師來說這番話是很合適的。
酒井老師本身出身不錯,也嫁了一個好丈夫,所以才能讀書,擅長插花、茶藝和書法,才能在家道中落之后靠出賣自己的技藝在花街找個活干。
女人在這個世道本就艱難,她已經憑自己走出了一條非常驚采的路了。
祝玉燕也認為應該讓孩子們上課去,而不是現在就去混幫派,不到柜子高就去干苦力活。
現在大部分的學校都已經停課了,只有日本人和學校和教會學校還沒有停課,但學生們也跑了不少大多數是因為家里沒有錢,沒辦法再送他們去學校。也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拋棄了。
逃命的時候有時是顧不上把所有人都帶上的,很多女人、孩子、老父老母、兄弟姐妹,等等,都會被拋下來。
到現在百樂門、歌舞廳和賭場的生意都很紅火,就是因為有這些源源不斷的貨源。年輕的女人、半大的孩子都可以干活,只有老人沒人要。
很多老人跳河、上吊、吞藥、吞針,用各種方式殺了自己,就為了結束生命,不再苦熬下去。
其中,半大孩子成了幫派最新鮮的血液。
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們都會在街上消失,再出現,不是成了小偷騙子,就是成了幫派的打手,做一些放火、運貨之類的事。
女孩子的活更單一,穿一件最時興的吊帶衫坐在屋里就行,連衣服都省了。瘦成干柴的女孩子擠在沙發上、墻角邊,只有眼睛黑白分明,透出生命的活力。
祝玉燕很無力。
她缺少很多東西,不止是錢或物資或地點,而是維持和平與秩序的能力。
日本人敢在這里開辦這么多學校,是因為現在沒人敢惹日本人。幫派的人和流氓敢闖進街上任何一個家里去,卻絕不敢闖進日本人的學校。
祝玉燕沒有多加思考就答應了可以在報紙上為日本人的學校說話。
酒井老師和小林老師都很高興。
小林老師說“我就知道,燕姬是一個可靠的朋友。”
祝玉燕只能替學生和家長們爭取更多好處。
最終他們商定學校里不收學費、書本費、學雜費、住宿費、服裝費,還必須管學生兩頓飯。
就是不收一分錢,還要管學生一天兩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