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余樂是個聰明人。
首先國家隊員里肯定沒傻的,聽教練的指導,吸收理解,再用在自己的身上。
作為技巧型運動員,余樂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自然很強。
他自認為已經將朱明教練說的技術要點完全理解,接下來就是運用的時候,同時也相信其他人也能夠做到這一步。
那么是什么導致的他們無一列外地滑偏了呢
當然不會是雪道的問題。
體操的姑娘沒說錯,朱明教練都可以筆直地滑下去,他們也可以。
所以是還有什么地方大家都沒有做對。
緊張這一點是毫無疑問。
緊張會讓身體僵硬,動作的柔韌性和靈巧度都降低。
程文海就是個例子,他太緊張了,明明能控制方向,卻還是滑成那樣。不過相信他再來一次,就能滑好。
除了緊張以外,余樂認為還有一個原因。
他倒轉過身體,來到了雪坡的邊緣,雪仗深深刺入雪里,他深呼吸一口氣,抬頭看向了矗立在自己前方的高臺。
真的很高啊,從上面跳下來一定很爽。
這樣想著,余樂將雪仗同時從雪里拔出,身體往下滑去的同時開始傾斜。
余樂沒有屈膝,但身體朝前方傾斜,保證重心在前面。
他記得教練滑下去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放松,甚至在講技術要點的時候也說過倒滑不要翹屁股,容易后仰。
只是大家都沒有做到。
緊張和恐懼感降臨,人類第一個反應都是將自己蜷成一團,而在倒滑的時候,顯然蹲下去降低底盤高度,會本能地給人更好控制的感覺,也會在心里暗示這樣摔倒不會疼。
但很奇怪,余樂并沒有恐懼的感覺,也沒有緊張感。
他是真心覺得這個坡度還好,就算摔倒也就是坐地上,可比從十米臺上翻下來以錯誤的姿勢入水安全多了。
想起這個肩膀就有點疼,嘖。
別人倒滑下去都緊張地深呼吸,余樂還有點分神,直到速度感產生,余樂回過神來,視線的焦距就定在了那處高大的跳臺上。
他認為下滑的關鍵不是有沒有看身后,一旦回頭,方向感和平衡感都會被破壞,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新手最不能做的就是轉頭去看。
那么該怎么控制自己的方向
余樂選擇將前方的跳臺身為標靶,視線的余光來關注左右兩側,這樣就足以判斷自己是否歪斜。
至于腳下
雪道絕不平整,上面遍布著看不出來的雪包,在無法注視前方的情況下確實很容易顛簸,且影響方向。
但因為身體直立,重心完全處于前方,教練嘴里不斷強調的技術要點施展起來就變得很輕松。
朱明說“倒滑的情況下,你們的轉彎重心應該在滑雪板前方,盡快找到重心點,是你們滑好倒滑的關鍵。”
余樂甚至沒有去特意找過,只是在感覺自己好像路線偏斜的時候,以腹部作為發力點,力量一路沿著腿部往下延伸,在來到腳腕處的同時,腳后跟只是輕微的一個轉動,偏斜的方向就回正了。
方向往左邊歪他的腳后跟就往右邊轉,往右邊歪就左轉腳后跟。
最初的生澀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退去,余樂甚至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在控制的情況下滑出“蛇形線”,接著速度就慢了下來。
他到底了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