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身體便在半空中繃出應該有的姿勢。
屈膝。
矮身。
雙腳并攏,尋找重心點。
電光火石間,鐵橋來到了自己的腳下。
在他身后,路未方看的興奮激動,也跟著擔心不已,看見余樂起跳,忍不住著急大喊“歪了”
但話沒說完,路未方就被打臉了。
因為在他看來,各方面都顯得又所不足的余樂,還真就立在了鐵橋上。
“嚯”
好
路未方在心里喊了一嗓子。
如果準備更充分就更好了,重心還是有點偏,這和他上橋的姿勢有關系,明顯缺少專業訓練,動作不夠規范。
一旦偏了,必然失衡,中途下桿,摔倒。
路未方在心里迅速地判斷,不知不覺的將余樂當成一名正式的滑雪運動員去品評,挑出各種他看的見的問題。
果然,余樂在十米長軌滑到一半的時候,身體還沒有完全展開,同時鐵橋也從他的腳下正中迅速地脫離。
要掉下去了
余樂心里一緊。
他不想掉下去,他還沒滑夠呢。
這一刻,他心里沒有身后正看著的人,也沒有自己是個新手的覺悟,在掉下去的預感可能出現的同時,余樂做出了一個本能的反應。
就是挽救。
管他是不是不規范,是不是亂來,都要掉下去了,還不能挽救一下嗎
所以余樂跳了起來
在桿上,跳起來了
大概是因為曾經復盤看過太多的比賽了吧,看過世界級運動員在鐵橋上的動作,余樂甚至沒去想自己這辦法是不是很不合理,他只是不想掉下去。
就像褲子掉了,你就要用手去提一下。
他現在要從橋上掉下去,就要跳起來,重新調整位置。
但這個跳要怎么跳,是有講究的。
上桿的時候,身體肯定是側著,雙腳必須處于一個水平,橫踩在桿上。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首先不能單腳動作,畢竟腳上還穿著165米長的滑雪板。也不能雙腳往上顛,以為可以靠著小小的顛腿就調整姿態根本不現實,速度太快了,摩擦力也太小了,也是這樣精微的控制,越難。
看世界級的選手比賽,他們在鐵橋上大多數會做一個動作
余樂跳起來的同時,他的力量就已經從雙腳通過大腿,傳到了腰腹上,感謝他練了十二年的跳水,這種空中用力改變姿態的發力方式,他做起來既輕松還準確。
他的上半身擰轉,同時配合腰胯的力量,完成了一個轉身,又叫180°轉身。
陸地上很簡單,就是轉身跳個半圈,再落地,小孩兒都會。
只是在這個時刻卻變得極其的難。
力量,平穩度和重心一樣不能少。
同時余樂是在自己重心已經發生偏斜的情況下做出動作,那么他的力量,平穩度和重心就變得和正常情況下不一樣。
正常的跳都還有失敗的可能呢,更何況他突發奇想地嘗試。
在他起跳前,根本就沒人能夠想得到。
路未方眼里,余樂滑到這時候,基本已經等同掉敲了,說不定還會摔個大屁股。
但下一秒
余樂猛地跳起,轉體180°
前后腳換個位置,又踩在了鐵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