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被淘汰的選訓隊員,有的當天晚上就住進市里準備離開,也有的會多住一兩天。
章曉當天晚上還住在宿舍里,吃飯的時候能遇見,這孩子對他們的意見明顯很大,一邊蔫了吧唧的抱著飯碗吃飯,一邊伙同身邊的同伴一起給他們眼色。
余樂沒往心里去。
不是他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而是章曉離開確實是他們這撥人做的,白一鳴做的就是他們一起做的,被掛上個“打小報告的老隊員”這樣的頭銜,他也只能受著。
總不能上去解釋,不是我做的,是白一鳴他,我對你沒有敵意傻不傻啊
好在章曉也是得了教訓,晚上的加訓很順利,余樂還從白一鳴那里得到了很多訓練上的小竅門,非常有助于提高成績。
第二天大巴車更空了。
只是前面幾排就能裝下所有人,但白一鳴依舊選擇坐在最后一排,連帶著余樂他們也只能往后面坐。
早上坐車需要半個小時,余樂也早就沒有了才來時候的興奮勁兒,歪在椅子上,還想補覺。
當運動員就是這樣,好像總是看見他們在睡覺,機場睡,車上睡,比賽前后睡,老百姓看不見他們加訓到晚上十點才睡下,也看不見他們六點半起床出操,大體力的消耗下,必須要足夠的食物和睡眠作為保證。
余樂早兩年出國參加世錦賽,張教在空閑時候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都閉上眼睡覺,不準說話”
余樂把頭靠在程文海的肩膀上,閉著眼睛卻沒睡著,只是養著神。
這時,余樂的頭被程文海的肩膀顛了幾下,他抬頭就聽程文海說“不是去滑雪館的方向。”
余樂往窗外一看,陌生的景色陌生的路,雪山不知道什么時候繞到了后面。
新的方向也驚擾了其他的選訓隊員,年輕的小隊員詢問曾經來過的老隊員“這是去哪兒啊”
就有老隊員回答她“去氣墊基地。”
“哦,遠嗎”
“馬上就到。”
余樂在心里嘀咕了一聲,“氣墊”
這個時候他明顯感覺到自己在自由式滑雪知識儲備的不足,他在網絡視頻里有見過何宇齊的采訪,何宇齊就說過“今年我們上氣墊上的多,我也在進行新動作的訓練,希望在實際訓練上能夠完全運用出來”
但搜遍網絡,沒有找到什么叫做“氣墊”。
程文海也不知道。
但聽前面的對話,顯然他們都知道什么是氣墊,這種專項的訓練,不是這個行業內的很難了解。
余樂和程文海對視一眼,繃著。
可不能露了怯。
前面的人說很快,是真的很快,大巴車沿著一個鐵柵欄開了沒多久,就徐徐駛入大門,直至來到了一處大型設施前停下。
余樂目光定在那設施上移不開,下了車還在好奇地張望。
“這東西建的怎么跟過山車似的”
從下往上看,都是三角形的穩固結構,鋼筋鐵骨搭成的鐵架子,高度絕對在七八十米以上,兩側修有完全密封的護欄,而且看起來很高的樣子。
如果只是看到這里,就完全像游樂園的過山車。
程文海這時指著一處,“氣墊。”
余樂點頭,他也看見了。
也就是這個氣墊的存在,讓余樂確認了這個建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