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歐洲杯滑雪比賽,只有前25名選手能夠拿到20的積分,這20的積分會是世界滑雪冠軍賽和世界滑雪錦標賽的“敲門磚”一樣。
從某方面而言,50的整體印象分,已經代表了余樂可以拿到“敲門磚”的水準。
上一屆的歐洲杯,第25名選手,就是50分。
余樂一定還會成長。
已經很厲害了。
華國這個項目在過去賽場上,除了白一鳴在未成年組一騎絕塵,成年組可是在這項目上舉步維艱,拿一個歐洲杯的積分都很難。
更不要說下一步。
余樂他至少已經邁過這個門檻。
主教練已經在期待下一次在國際大賽上與余樂見面的畫面。
至于第三個道具,余樂倒是沒有在玩那驚險刺激的跨橋技巧。
上一輪他的跨橋技巧雖然有點小失誤,他還是勉強完成了,如今到了第二輪,他也想要拿出一點新東西。
比如那個20米的長橋,就可以讓他做很多的花樣兒。
他這次選擇了側面上橋。
就是滑上平臺,貼個鐵橋滑出去,在平臺的盡頭,也就是鐵橋三分之一處起跳。
這個選擇也是為了給裁判展示他更多的能力,他不是只會從雪臺上橋,也可以自己從側面跳上橋。
只是側面上橋他的確實練習還不夠,未免失誤他也不敢太浪,所以只是猛地往左前方一跳。
沒有技巧。
就是跳躍上橋。
此時的速度很快。
他前面太順了,一點速度都沒有丟失,速度已經臨近30邁。
同時,他又選擇的是側面上橋,平滑的平臺更是在瞬間加快速度。
余樂往前狠狠一跳
慣性速度加上蹦跳的推助力,他就像是在半空中飛翔而起,劃出一個淺淺的弧線。
然后“嘭”的一聲響,最終落在了20米橋上,接近15米的位置。
災難上橋
“好”
旁邊的工作人員大叫了一嗓子。
災難上橋,選手會在半空中跳躍非常遠的距離,最后落在橋的末端,對速度的控制和爆發力的要求都很高。
這是一個很有技巧性的動作,世界大賽決賽的選手,通常都具備旋轉災難上橋的能力,但失誤率也不低。
沒跳上去的,跳過的,以及跳上去又摔下去的畫面,比比皆是。
可選手們依舊會努力去完成這個動作。
在他們的預賽和決賽里,總要做一兩個,提高裁判對他們的整體印象。
余樂的技術不夠,就不玩太多花招,他打算用最簡單的方式,完成災難上橋,然后穩穩地滑下去就好。
只可惜。
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余樂的災難上橋并沒有如他所愿地完成。
他對速度判斷出現了誤差,跳的太狠過了頭,直至落下
確實上橋了,但只是滑雪板的板頭搭在鐵橋上。在那叫好聲里,平衡一失。他朝后仰倒,一屁股摔在了雪坡上,還滾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