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障礙技巧”簡直可以叫做“雪上摔跤大賽”。
白一鳴的基礎能力就是在85分左右,他要沖到90分,去競爭獎牌,就只能去做容易發生失誤的動作。
沒有誰能保證自己萬無一失,就連蓋倫內維爾都不行,正是這項運動的難度,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挑戰極限。
超越極限。
余樂只是這次很幸運地成功了。
白一鳴順利完成最后一個街區,直接朝著余樂滑來,滑雪板在腳下交錯,停在了余樂面前。
他把滑雪鏡摘下來,露出緊緊蹙著的眉心,看得出來他也對自己這次的表現很不滿意,視線落在電視屏幕上,等待分數。
余樂沒有說話,身后的一群人也沒有如之前那般鼓掌慶祝,都是專業人士,白一鳴成功與否,一眼就可以分辨。以白一鳴的實力,在最后這一跳,最理想的狀態必然是1260,或者是1440。
也只有這個難度,才有沖擊90分以上,拿到獎牌的可能。
白一鳴的分數并沒有讓大家久等,屏幕一跳,7800分。
全程分只有28。
全程分并不僅僅依靠裁判印象打分,也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又或者說是硬性規定。
落地時,手、屁股接觸地面,扣掉10分。
落地時,雪板掉落、頓停,但未摔倒,還能繼續比賽,扣掉10分。
落地時,摔倒導致比賽中斷,扣掉20分。
至于流暢度、創新度、技術難度,則是一個比較依賴裁判審美的打分,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出現分值偏失的情況,但一般不會太大,如果不是為了爭奪獎牌,那一兩分的審美偏差也沒有人去會去找裁判的麻煩。
事實上,就算是為了獎牌,也不會有選手申請仲裁,尤其是男子組,負責進行宣傳和指導學習的裁判已經說的很明白,這里面涉及到了一個“難度儲備”的問題,裁判在比賽的時候不僅僅是考量你這一次比賽的成績,而是過去一年,甚至兩年的比賽表現,只有全方位的優秀,才可能拿到更高的分數。
從全程分可見,白一鳴在賽程的前半段,一定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失誤,才會丟掉12分這么高。
同時考慮到他丟掉了一些速度,可見應該是出現了停頓卻未摔倒的情況。
那么再看白一鳴的小分,在一眾75分,甚至80分以上的小分里,第四個小分只有68的分數,就很明確了。
白一鳴是在嗯等等第四個道具不是u型池嗎
“你u型池出現失誤了”余樂驚訝地問白一鳴。
白一鳴牙根緊緊地咬著,臉上甚至繃出了一道道肌肉的紋路,眼眸格外地黑,像是在吞噬光線般尤其地深邃。
看這一臉兇樣,余樂有點后悔,這么問會不會讓這個敏感的小子負能量一下子爆棚啊
太直接了一點,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問,不合適。
但白一鳴的眼睛卻在生硬的從顯示屏上移開,看向余樂的時候,逐漸柔軟了下來。
他有點兒生氣,又有點委屈,唇珠向外微微嘟著,對余樂點了一下頭,失落說道“900轉太勉強了,速度不夠,落地展開不足,手扶了。”
哎呦呦,這委屈的小樣兒啊
余樂都想揉揉他腦袋了。
沒想到白一鳴臉上還能做出這樣的表情。
孫毅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因為你是u型場的冠軍啊,你不做個900天理不容。”
余樂轉頭,這話說的正是原因,但太生硬了,孫毅這小子哪是傲嬌,就是愛說大實話的社交廢材。
正好工作人員在對他們示意,提醒他們聚集在這里討論的時間太長了,必須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