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型池里施展出來,比坡面障礙技巧簡單多了
因為u型池更多的都是側面翻騰的技巧動作,所以當用手扣住板子內側往外用力的時候,其實也有一個輔助翻騰的作用。
在過去一周的集訓里,白一鳴從沒有讓余樂做除了安全抓板和日本抓板,這兩個動作之外的抓板訓練。
因為沒必要。
白一鳴作為站在u型池頂端的運動員,他用身體去體會,甚至比教練還要清楚,余樂在這個階段做什么程度的技巧更合適。
事實也證明,白一鳴是對的。
余樂在多次訓練了日本抓板的動作后,甚至比安全抓板還要適應,幫助他完成一個難度較高的動作。
翻騰一周。
翻騰又一周。
當身體開始從最高點落下來的時候,余樂已經將手松開,充分地展開了身體,等待落地。
他的翻騰速度確實很快。
這是十二年的職業生涯帶給他的財富,也是過去一年多,余樂苦練坡面障礙技巧后,不斷提高的職業能力。
他的翻騰速度比丁瓚快,整個華國跳水隊,都沒有能夠和他組雙人的隊員。
他的翻騰速度自然也比白一鳴快。
翻騰結束后,余樂早早的就在等待落地。
他身在半空,目光落在腳下,身體的每一寸肌肉都在用力,幫助他調整,調整,繼續調整落地
完成
他穩穩地落在坡上,距離坡底還有七米的距離,這是一個完美的落地位置,是每一個u型池主項選手必須不斷訓練,必須定點落下的位置。
因為這里,不容易受傷,而且距離坡底還有一段距離,會再一次提高速度,為第四個動作做最后的沖刺準備。
第四個動作,通常來說都是難度最高的動作,因為在這不算的折返過程里,抵達第四個動作時,無論是速度,還是氣勢,都積累到了頂峰。
再加上還有第五次機會“容錯”,所以如果有高難度的挑戰,基本都會在第四個技巧動作出現。
等待在這里的觀眾當然也是最多的。
當余樂呼嘯著沖過去的時候,池上的人感覺到的不是恐懼,而且興奮。
他們“哇哇哇”的大叫,也不管滑過來的人是誰,又能不能完成更高難度的技巧,只是站在這里,看著那個人影裹挾著冰雪,飛馳而出的瞬間,便是一種讓人頭皮發麻的興奮。
“嗷嗷嗷嗷嗷嗷嗷”
混亂的聲音根本無法分辨從誰的嘴里叫出來,就像是無數細細的電流匯聚而成的雷鳴。
余樂從坡底猛的沖上去,在他從u型池里沖出了的那一瞬間,他簡直就有種自己“原地飛升”的錯覺。
對,飛升。
突破了空間和位面,然后被雷劈了。
“轟隆隆”的聲響和擺放在池壁上方的音響里的音樂融合,像是一種巨大的壓力,給余樂帶來了某種難以想象的蛻變。
翻騰著。
呼吸被卡在了喉嚨里,臉和牙齒一起用勁兒,肌肉像是瞬間變成了鋼絲,繃出恐怖的力量。
翻騰著。
視野里的景色不斷在變化,時而是深深的坡底,時而是高闊的天空,時而光線暗淡,時而耀眼明媚。
翻騰著。
心臟渠動出大量的血液,在瞬息之間流遍他的全身,臉上發熱發燙,脖頸處有青筋鼓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