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不后悔做這個動作,他既然決定去做,就不會后悔。
但這個動作的落地確實會難一點。
因為有一只腳走在前面,在到達位置的時候就必須定住,同時還要等待另外一只腳轉過來,這和時間沒關系,純粹就是平衡會被打破,一前一后控制兩只腳肯定比同時控制雙腳更難。
不過好在只有一圈,余樂對自己有自信,他不止一次在玩樂的時候,完成過這個動作。
大概唯一不可取的就是落地的姿勢,有點不好看吧。
事實也是如此。
熟悉的落地感從腳底傳遞到大腦。
又來了。
果然還是左腳先落在地上,而且才一落地,巨大的震動和光滑不受力的感覺就傳遞了過來,身體無法控制的往后仰去。
這時,另外一只腳才落在地上,幫助他穩住了左右失去的平衡,但向后倒的力量還是沒有消失。
為了避免自己仰躺在雪上,余樂不得不彎曲膝蓋,讓自己蹲在地上,同時,屁股就傳來了摩擦雪面的感覺。
雖然只有一瞬間,余樂的屁股還是坐在了地上。
每次試著去完善這個動作的時候,他的屁股都會坐在地上,似乎在這樣的運動中,完成舞蹈動作的“空中倒立雙飛燕”已經超出了人類平衡能力的極限,無論如何他都不能避免扣分,同時也不能避免降速。
但還是想做。
因為一個技巧一旦練出來,無論它是否好看,又是否扣分,只要不是摔的稀里嘩啦,被判定一無是處,總是希望有更多人看見。
就像一個數學難題,從提出的人到最后解開,或許會持續好幾個世紀,中間有無數人的努力。而余樂很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個“發起人”,讓更多的年輕的選手去試著練下去,看看是否能夠在他還能滑雪的日子里,看見這個動作的后續變化。
是私心,也是炫耀。
怎么樣這個動作你,你,你,你們都沒有見過吧
掌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響起的,巨大的聲響,余樂盡管還有兩個跳臺沒有完成,處于雪道的中間,距離觀眾集中的區域,還有近300米遠,但掌聲和尖叫聲還是如同驚雷一樣,在雪山回蕩,在余樂的頭頂上炸響。
高亢的聲音猶如直接敲在耳膜上,進一步點燃了余樂心口的熱血。
他腰板一挺,從深蹲的姿勢猛地站起來,身體往前方流暢的一倒,回到了最標準的滑雪姿勢。
成了
還真的在這樣的環境里,完成了一個正規大賽里絕對不敢做的動作。
對不起柴爸爸,我實在沒辦法把這比賽當成正規的比賽,一共就三個坡面障礙技巧主項的選手,就連白一鳴都只算半個,而且還只是一場預賽,約拿和亨利還都前后表態過,自己也不可能過于認真地參與。
比賽和半個表演滑,一場不那么激烈的競爭,好像就已經表明了這次比賽的性質拿一些有趣東西出來,在這個世界,這個時空里,留下的不僅僅是自己去拼命競爭金牌的身影,還有獨特的,一道剪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里。
這是余樂想要去做的,至少這一刻,他想要去做。
再度站起來,余樂與那些歡呼聲和掌聲相伴,向下繼續滑去。
剩下的兩個跳臺,盡量做一些新的東西,不僅僅是旋轉的周數,余樂甚至在一個向后兩周的翻騰里,完成了一個換手的摸板動作。
他在突破極限,自己的極限。
他滑的很開心。
但終點到了,余樂緩緩停下來,還有些意猶未盡。
如果還有幾個跳臺就好了,快樂跳起來,從容的落地,像是玩樂一樣,愉快的去滑雪,也是這項運動的魅力之一。
“9號你很棒”
前排的觀眾在大叫,他們的位置只能夠看見余樂的最后一個跳臺,余樂在這個跳臺完成了一個側翻兩周,加280°反向落地的技巧。
不是多難的動作,他的技巧閃光點都在抓板頭上,這個抓板動作很難,在正規的大賽里,如果不是確定在前面的比賽里拿到了讓自己滿意的分數,一般選手都不敢這么浪,抓板頭容易摔,而且大比賽的最后一個跳臺,選手最低都是要完成一個三周跳的動作,所以更多的周數,也加大了失誤的可能。
然而即便如此,余樂還是在約拿之后,間隔了四名選手后,在最后一個跳臺完成了炫酷飛躍動作的人。
非主項運動員在賽道中途摔倒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