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模糊糊的也聽見了其他人對天氣的討論。
這樣的天氣還可以比賽,只是天氣會逐漸變得惡劣,或者間歇性的來一場風雪,大山里的風雪,哪怕是最頂尖的氣象設備都無法完美地預測,大部分人都說,要做好隨時停下比賽的準備。
余樂垂眸,將頭盔罩在頭上,原本還有點涼的頭瞬間熱乎了起來,接著又埋頭戴上手套。
做完這些,余樂轉頭去看白一鳴,白一鳴只是戴了個帽子,帽檐只遮住了耳朵的上半部分,沒有戴手套,也沒有帶頭盔。
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果然比較抗凍,“抗凍基因”是刻在身體里的吧。
白一鳴“”
余樂笑“看你帥。”
白一鳴“”
這時女子組的比賽已經結束,工作人員正在抓緊時間找平雪道,他們從門口出來后,也沒有走場外架設的選手通道,而是直接穿過雪道盡頭的平地,往纜車站的方向走去。
這讓樓上觀眾席的觀眾看見了他們,隨后就有聲音響起。
“約拿”
“亨利”
放聲大喊出自己喜愛井支持的運動員,然后余樂還聽見了“余樂”的叫喊聲。
不是“九號”。
也不是“余”。
雖然大叫的聲音里沒有音調,但還是準確地叫出了余樂的名字。
余樂聽見后,就像約拿和亨利那樣,轉身朝著觀眾席揮了揮手。
然后看見在燈光下站起來的人們,他們用熱切的目光看著他們,就像在說,我們已經期待很久。
這種一點點打開自己國際知名度的感覺,真棒。
當然,觀眾不僅僅只叫了他們的名字,包括白一鳴,還有阿道夫這類在自己的領域有出色表現,亦或者一鳴驚人的選手。
只要你做到了,拿出了成績,觀眾就自然會記得你的存在。
陸陸續續的有人回頭,與觀眾互動,前進的隊伍被越拉越長,直到距離觀眾席遠了,那些聲音也小了,秩序才重新回歸。
選手都被激勵了,剛剛還緊張安靜的環境里,開始響起說話的聲音,還有人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氣氛又活躍了起來。
就連余樂都覺得今天自己身體里有用不完的勁兒。
這種想要和優秀的隊員井肩奮斗,因為觀眾的加油而被鼓勵的情緒,果然才是比賽“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競技場上,應該是單純沒有算計,只有熱血而不該是冷漠,因為運動員哪怕全身都是熱血,也需要火焰去沸騰。
排隊上了纜車,沿著燈光大道往上行去,抬頭去看前方大山,就連山頂上都亮著燈光,隱約有小屋在松柏間露出一鱗半爪的身影,紅黃色不同的色澤,妝點著整座大山。
600米不算近,但也不遠,很快他們就到達了目的地,先到的已經離開走遠,隊伍再一次被拉的很長。
白一鳴就在前一個車里,先下車的他,站在下車的位置等著余樂,余樂從車上跳下來,看見白一鳴就粲然一笑“不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