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能更復雜了。
這讓人眼花繚亂,但格外流暢的一系列動作,簡直將空中的部分塞的滿滿的,可以稱之為華麗。
如果余樂想,如果他是裁判,他一定會給約拿10分。
他愛死了那個動作。
最主要是他做不到。
不是他能力不夠,而是他確實不擅長這個組合方式,人手有十指,都各有長短,他在以偏軸技巧進入,那之后一系列的組合搭配,都做的不太好。
不過他也有他的優勢。
余樂第一個跳臺完成的很順利,900°空中技巧的任意組合,余樂做得還算比較從容,如今在經過一次跳臺后,速度再一次暴漲,這是會讓余樂舒服的速度,沖上了跳臺。
很快。
就像一支離弦的箭。
飛出去的時候,空氣了甚至傳出了破空的聲響。
“嗡”的一聲,在耳邊炸響。
余樂雙手抓著滑雪板向后翻騰,兩周的屈體翻騰快如閃電,好像才一離開跳臺,就結束了一樣。
這個時候他距離拋物線的最頂端,還很遠很遠。
然后就在大家的注視里,他的身體“唰”的打開,從屈體的翻騰迅速展開到了直體翻騰的姿勢。
哇哦
這眼熟的一幕,簡直就是十米跳臺屈膝兩周加直體翻騰的王牌組合
余樂做出來何止簡單輕松。
練了十多年的組合翻騰啊
就像是已經刻在了基因里一樣。
當他決定要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從嘗試到正式確定為比賽動作,他一次都沒有摔倒過,每一次,每一次都是成功的。
但大概是會的技巧實在是太多了吧,有時候想要讓裁判看見自己在偏軸旋轉上的進步,有時候想要讓裁判看看自己的抓板技巧,就像塞滿了的“武器庫”一樣,有些東西被壓在最底下,甚至想不起來去用他。
如果不是親眼看見約拿,做了一個三階變化的組合動作,他也想不到自己還有這個動作沒有拿出來過。
畢竟在跳水里很常見的,余樂就沒把它當回事,也不算重視。
可事實上,這個動作絕對不簡單。
當余樂從兩周的屈體翻騰,到展開身體完成一周直體翻騰后,他已經完成了二階的動作變化。
向后翻騰的動作,本身是比偏軸翻騰難,這是事實,大部分自由式滑雪的選手,更喜歡如約拿那樣,在偏軸之后完成一個正軸,其目的是為了矯正身體在半空中的姿勢,為落地做準備。
就像余樂不擅長偏軸,大部分自由式滑雪運動員也不喜歡正軸。
所以物以稀為貴,正軸的分數會明顯高一些。
更何況余樂完成的太棒了。
他的身體有著華國跳水隊,精雕細琢的美,就好像骨頭都是水晶的,當他在恰到好處的最高處展開身體的時候,甚至也那一瞬間好像懸浮在空中,從身體內部發出蒙蒙的熒光,一如神話故事里,那沉睡在雪山底下的秘寶,蘇醒時的震撼。
“哇哦”
看直播的觀眾自然而然的就張開嘴,異口同聲地發出了這樣,驚嘆的聲音。
輕盈的,空靈的,像是漂浮,又像是一片徐徐落下的樹葉,短暫的滯空足以被賦予所有人,任何美好的感覺。
就連時光之神都被吸引,被感動,隨后賦予了每個看見這一幕的人,額外的一秒的時間。
贊嘆的。
也不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