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垂眸,抬手按了一下頭盔。
腦子里忽的閃過的是雪道的定格照片。
再一轉眼,邁上樓梯,又有一個畫面在腦海里浮現。
統統都是他今天在腦海里過了幾十上百次的賽場。
還是要努力地去比一場才行啊。
至少也要對得起自己今天的付出,從頭到尾流暢的,高速地滑一場,至少讓所有人知道,我輸是輸給了專業的主項運動員,而不是我不行。
新的目標迅速地驅逐了余樂心里的煩悶。
是的,至少要證明自己
連難度更大的坡面障礙技巧自己都可以從容應對,做出那么多的花樣技巧,怎么可能在更加簡單的障礙追逐差到所有人都同情的地步
所以這不是一場爭奪名次的“戰爭”,而是一次證明自己的“表演”。
余樂再一次被自己激勵。
人在努力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目標,更何況是在逆境里。
余樂很擅長這樣做,這樣做至少讓他覺得很簡單,明確。
當他坐在車上的時候,情緒有了明顯的好轉,就連從剛剛起覺得非常寒冷的空氣,哪怕坐在這樣四面敞風的半空中,都不再那么難以接受。
沉寂的血液又緩緩的在身體里復蘇,眉宇也松緩下來,多了絲絲的笑容。
他喜歡自己的新目標。
障礙追逐的出發點沒有房子,連簡易的帳篷到沒有。
這里是新建成的奧運標準的賽道,配套設施還沒有跟上,所以出發點僅僅是位于一個坡度較緩的平臺上,用充氣氣球做出拱門的形狀,然后再立一面印刷滿了廣告的展板,就是出發臺的全部。
選手上了山只有臨時的長條座椅直接擺放在雪地上,不怕冷的話盡管坐。
除此以外,這里最大的不同是出發臺后面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緩坡,選手可以在這里熱身,順便再找找雪感。
“黑色小組”在第六組上場,余樂也是怕極了那些人對他投來的同情目光,干脆躲到緩坡上,順便活動身體。
第一個小組就要出發了,畢竟不是專業的比賽,選手的狀態都很放松,像余樂這樣堅持活動的人不多,更多人跑到了出發臺的兩側看比賽,說話,甚至還有人在打鬧。
“嘟”的一聲響,是電子合成的音效,代表出發的木倉聲。
“哇哦”
“加油”
“快”
出發臺周圍響起喧嘩聲,很快又隨著選手的遠去而安靜了下來,圍觀的選手們拉長了脖子看到看不見的程度,意猶未盡地收回了目光,一轉頭就看見余樂蹲在坡上往下滑,蹲著的姿勢,以及他將頭埋在雙臂中間的姿勢,簡直就是肉眼看得見的沮喪。
“太可憐了。”
“他也有可能拿冠軍。”
“是的,他現在排在第二名。”
“就像他的隊友譚,誰都不知道意外和幸運哪一個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