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在進入波浪塞段的時候就已經落后了一點點,看起來不多,但他們剛剛滑的可是加速區,完全沒有障礙的加速區,就這么一點點的距離,余樂就被他們甩開了。
項目導致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落在后面的余樂,只能奮起直追。
雙腿用力,在跳起的瞬間,腦袋里已經預測出了在當前速度下,自己應該朝什么樣的角度,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夠落在正確的位置上。
跳
用七分力,留三分力。
短短的拋物線后,雙腳完美地落在了波浪的浪峰上。
于是新一輪的運算開始,滑雪鏡后的眼睛仿佛有著某種光在流轉,眼睛里已經倒映不出前面的人影,只有腳下,只有自己。
速度
角度
力量
留三分用七分,跳
一次成功,兩次成功,三次成功,第四次當第四次余樂依舊完美地落在自己預計的位置上時,他在波浪路段的挑戰已經結束。
前面又是一個短短的加速區。
阿道夫和麥克距離他也不算遠,一米多的距離,證明余樂在波浪路段并沒有丟掉太多的速度。
在職業選手的身邊,余樂并沒有被他們拉開老遠,而是做到了緊緊咬著對方,能跟就跟。
觀眾席有人已經在說“哇哦,余在這個比賽上的能力還不錯。”
“這可和我上午看見的不一樣,強多了。”
“可惜他和阿道夫、麥克一組。”
于是剛剛熱一點的溫度又降了下來。
是了。
余樂的對手可是兩名主項運動員,是世界冠軍,哪怕他真的還不錯,在主項選手面前依舊不夠看。人都有趨吉避害的本能,余樂注定被淘汰的結局,很快就讓大家失去了談論的興致。
余樂也不認為自己能贏,尤其是前面兩個家伙分開滑過雪丘路段的時候,就讓他徹底熄了“撿漏”的心思。
這些主項運動員太賊了,既然知道他們一定可以晉級,就完全沒有“內斗”的意思,各自隨便尋找一個路線在雪丘上跳躍,總比打的你死我活,讓余樂占了便宜的好。
余樂看著麥克自覺避開可能發生意外的賽道,在自己的那一側滑行,只能跟在阿道夫的后面,進入了這條簡單的賽道。
這個路線的入口是余樂“腦補”雪丘區域的唯一路線,他沒有試過其他的路線,自然也無法在腦海里過動作,所以哪怕是有人爭搶,他也必須進入這條賽道,更何況根本沒人和他搶。
大腦在飛速地運轉,所有的最標準的答案就在他的眼前浮現,在哪個地方應該轉動身體,滑雪杖應該刺入哪一塊雪地,滑雪板要落在雪丘的哪個位置,身體應該搖擺出什么樣的角度。
或許還有點生澀,但因為“標準答案”早就準備好呈現在眼前,哪怕是個門外漢也能勉勉強強地滑出這片障礙區,更何況余樂和新手沒有關系。
他可是世界級的運動員,他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都首屈一指,他有著足夠的滑雪經驗,他可以從八米的跳臺飛出五周的圈數,又怎么會畏懼這速度下的障礙。
越滑,越流暢。
就像一首很久沒有唱過的老歌,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便會忍不住地跟著一起哼唱,直至某一個時刻,突然放聲高歌。
余樂能夠感覺自己進入狀態了。
這種流暢感很舒服。
所有的“標準答案”就在眼前,他即便做不到100分,也能“依葫蘆畫瓢”,畫出個80分,90分。
就已經很棒了不是嗎
上午磕磕絆絆的不順,在這一刻通通消失,當他在雪丘中間蜿蜒而過的時候,甚至有一瞬間覺得自己好像就是一名障礙追逐的運動員。
充足的準備,果然讓一切都變得從容了起來。
“呼”
當他從雪丘區域離開,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余樂只覺得身子一輕,好像長出了翅膀。
是跳臺
前面是連續四個,一米的,兩米的跳臺。
跳臺他真的太熟悉了,當身體騰空飛出去的時候,他甚至有種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的感覺。
但不能做技巧。
不但不能,身體還要進一步地收緊,往下壓,再往下壓,直至來到跳臺的邊緣處飛出去
“唰”
對
就是這樣
追風逐翼的感覺,實在太棒了
速度在不斷的增加,40邁,50邁,60邁,70邁
就像被一腳踩到最深處的油門,“唰”的聲音便是那引擎的轟鳴,速度在跳臺的加持下,驟然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