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裁判還在說“馬克告訴我這些事的時候說,其實那場比賽余樂的表現并不比約拿低,僅僅是他的難度儲備少了一些,所以馬克說他今年需要安排一次華國的飛檢,余樂的表現讓他驚訝,馬上就冬奧了。
等今天的比賽結束,我找雪聯調一些余樂比賽的視頻,我們都應該看看,他的水平達到了什么程度,難度儲備的欠缺是什么,今年的比賽一定用得上。”
這位主裁判雖然沒有正面夸獎余樂,但是話里話外已經透露出了他對余樂的看好,或者說他覺得余樂是有一定的能力沖擊獎牌。
這樣優秀的選手,裁判都需要重點關注,對他有更多的關注,才能確保真的的到了那個時候,不會因為自己的片面而打出有失專業水準的分數。
主裁判說完之后,裁判室里都安靜了很久,所有人都借著觀看比賽,壓下自己驚訝的表情,同時開始思考余樂這名運動員,他究竟,已經達到了什么樣的高度
而此時,雅克的比賽終于開始了。
不止是余樂在關注,裁判們也需要另外一名出色的選手,去對比,判定這場比賽究竟可以達到什么樣的程度。
余樂一直在猶豫,是在這里等著直接看得分就好,還是進去房間看轉播。雅克的能力在訓練的時候他經常看見,很清楚他的上限在哪里,處理道具的小技巧有哪些。這些小技巧他有的會拿來嘗試,有的只是看看而已,就像雅克也在研究他一樣,他們都算是比較了解彼此。
但最后,余樂還是選擇回到房間里看直播。
他也想看看雅克比賽的發揮。
在直播屏幕里,從出發點滑下的人,同樣選擇的是倒滑出發,第一個跳臺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那座三米的平橋。
雅克轉體上橋,旋轉270°,穩穩站定,隨后接上一個橋上跳,平橋就已經到了頭兒,他壓下身體,直接下了橋。
難度比余樂低了一點,少了450°的下橋,多了一個橋上跳,但從余樂的角度看,雅克的技巧動作施展的時候非常迷人,他有這項運動應該具備的潮流帥氣,又有自己獨有的輕盈靈動,就像在他最初接觸這項運動的時候,對這項運動所抱有的所有美好想象,炫酷又潮流,就像走在時尚尖端的“后街男孩”。
而且雅克精致的像是精靈般的容貌,也為他的動作帶去了更多的優雅,賞心悅目。
緊接著,完成第一個道具的雅克,做出了和余樂一樣的決定,他從右往左滑,就像余樂那樣,在“攔路虎”般的箱子前,完成了一個270°左右的轉體,同樣很完美地在箱子上拍打了板頭,“啪”的一聲脆響,隨后滑向賽道最左側的平橋,并且以一個270°的轉體技巧,成功上橋。
到這里為止,技巧動作和路線的選擇都和余樂一模一樣。
這當然不是雅克在故意模仿余樂,事實上這條路線還是他們兩個人一起研究出來的成果,而且都選擇在第一場就拿出這套難度最高的路線。
不過下橋的雅克和余樂不一樣,余樂在這里完成了一個360°側翻騰90度轉體的動作。
雅克則是做了一個450°的麻花轉體下橋。
所以要說難度,兩人是一樣的。
但是雅克的旋轉能力沒有余樂強,他在這短短三四秒鐘的時間里,完成了太多轉來轉去的動作,似乎有點找不到平衡,所以落地的時候,滑雪板沒有完全轉到應該的位置,這讓他在落地的瞬間身體頓停了一下,無法站穩般的前后晃動。
好在雅克穩住了。
滑雪運動員的平衡感都很強,彼此之間的差距僅僅是誰比誰更強,但絕對都是碾壓普通人的變態平衡感。
雅克在最短的時間找到了平衡,只可惜因為這次失誤,讓他的速度又慢了下來,這或許就是他在最后一跳只能完成1080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的街區和道具,雅克都完成的中規中矩,努力地追趕速度,拼命彌補,但顯然還有點不夠。
雅克在最后一跳也很冷靜,沒有勉強自己一定要去做不輸給余樂的周數,在速度明顯不那么夠的情況下,他決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抓板上。
所以和余樂不同的,是雅克在跳出去的時候只做了一個最簡單的左側轉體,但他在半空中的姿勢是站立的,這樣做可以讓他的雙方分開,并且將板頭朝上翹起來,這樣就可以用雙手抓住板頭了。
v抓板
又稱為蕭音抓板,因為原創這個動作的運動員就叫做這個名字,這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抓板動作。
還有些解說員,會將這個動作叫為章魚抓板,是因為這個動作有點像自然界里章魚用足,揮舞木棍的模樣。
總之這是一個難度并不算很大,但很有新意,如果時機合適,正好觸碰到裁判想看點兒新鮮東西的時候,會拿到一個很不錯分數的動作。
余樂看著在半空中飛過的人,看著他抓板的動作,心里像是被什么觸動了一下,有個不應該出現的想法,在這一瞬間,以一種似乎摧毀他意志的沖擊力,襲向了他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