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的身體卻已經展開了。
通常展開身體,代表準備落地。
但這次余樂顯然不是這個計劃。
他在兩周結束的時候,就展開身體,向前蜷著的雙腿開始向后彎。
是的。
他要抓板尾。
和絕大部分人不一樣的,由翻騰技巧變化而來的抓板尾動作。
滑雪板在他的雙腿向后彎曲的同時,輕松的遞到了他觸手可得的位置。
但這并沒有結束。
他的腰背還在往后彎出。
滑雪板還在往后背遞進。
他的柔韌性太好了。
比賽前他還特別壓過柔軟性。
輕輕松松就將身體朝后躬出了一個向后的弧形。
就像仲夏夜的夜晚,云舒風靜,掛在星河上的一個上弦月。
當他以其他選手做不到的姿態,橫在半空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征服了裁判的審美。
簡直就是,嗯妙曼
哪怕穿著厚厚的衣服,視線都仿佛能夠穿透衣衫,看見那極致繃緊的后背,以及優雅精致向后彎弓的腰線,蝴蝶骨的緊繃在那飛揚而起的雪霧里,就仿佛生出了翅膀。
素來以酷帥刺激為主打風格的坡面障礙技巧,什么時候迎來了這種藝術感十足的空中留影。
就算不去抓板,也美極了
余樂是不知道裁判這一刻的感受和滿足,也不知道其實就算他不抓板,裁判也會因為他這如滯空般的“上弦月”,給出一個還算不錯的分數。
他完全沒覺得自己的空中姿態有什么好的。
所以一切向后躬出的姿勢,目的都只有一個。
就是抓到板。
余樂可以完成兩周的翻騰同時,去抓板尾,但完成三周,難度就會增加。
畢竟是多了一個展開加后彎,再回來的過程,空中時間不夠啊
所以余樂只能使勁的把腿往后甩,盡量甩到一扭身就可以摸到的地方,縮短到他能夠保持三周基本盤的程度。
第一次在比賽里用出這個動作的余樂,力氣就有點用大了。
傲人的柔韌性這個時候也不是很好,滑雪板板尾已經平行到比他頭還要高的程度。
在最后一刻轉身,去摸板尾的余樂,一把就抓在板尾四分之一的位置上。
“”
沒抓到板頭
計劃突變,換誰都慌。
好在余樂心理素質硬是了得,當機立斷地一把抓在板尾的四分之一處,保持姿勢,完成了最后的半圈翻騰。
說實話。
空中時間真的太短了。
有時候大腦根本做不出更多的反應,身體更是還來不及表現出驚嚇后的應激反應,所有動作姿勢都只是維持著肌肉記憶在進行。
展開。
找軸心。
準備落地。
這一系列的動作,余樂都只是按部就班,甚至沒怎么過腦子的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