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設計方為了逼出選手們的潛力,簡直就是手段盡出。
就這個特色道具,預賽的時候有70人沒敢碰,剩下10滑到半截的時候就掉了下去,還有10順利滑完,但沒有任何技巧的直接落地,最后的10都進了決賽。
就算是決賽組,也有人并沒有在預賽的時候碰這座橋。
難度是真的大。
這個橋只有,也僅有一個技巧,就是如跳臺一般的運用,轉體翻騰都行,都是空中的東西。
說起來簡單的道具,為什么難
因為國際上大部分的選手,啟蒙都在模仿前者,蓋倫就是偷周的高手,三連冠那幾年,帶歪了很大一批的運動員,好的沒學到,盡學會糊弄裁判的法子。
結果就導致各個在做轉體偏軸技巧的時候,滑的那弧線叫一個飄逸,周數偷的恰到好處,都養成了習慣性動作。
如今滑上這又冷又硬又直的大鐵管子,就都不會翻了。
這也是國際雪聯,迫切想要再立一個典型的原因。
一個良性的體育運動,不能只有一種風格。
蓋倫固然很強,但在那個位置上的時間實在太長了。約拿的水平與他不相上下,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是不二人選。
如今余樂上去,沒有絲毫為難,直接一個原地的起跳,輕松一拔,大炮震動,他整個人就如同射出去的炮彈一樣,裹挾著硝煙與戰火,在半空中打了個滾,隨后身體展開,似刀片般的鋒利,如雷霆般的強勁,劈開天與地的縫隙,在轟鳴聲中,落在了雪地上。
就好像大地就跟著震動了一下。
約翰眼皮子跳了跳。
實在是喜歡余樂的舒展能力。
蓋倫是偏軸的行家,第一個1620就是他完成的。
約拿是抓雪板的大神,去年是第一個完成空中換手摸板的選手。
如今余樂他大概是唯一能夠在空中屈體翻騰的時候,膝蓋碰到胸口的人了。
縱觀全世界,一個都沒有,他是唯一。
從極致的收縮,再到完全的舒展,在其他選手眼里這或許是一個耽擱時間的不必要動作,但在觀眾和裁判眼里這就是獨特的,有著強烈身姿對比的個人風格。
華國夢之隊走出來的運動員,就是空中的王者。
落在雪坡上的年輕人,用著讓全世界驚艷的技巧滑完了三個街區,裹挾著風雪,朝著第一個跳臺飛去。
幾乎沒什么好擔心。
兩周臺從來難不倒余樂。
只要他不冒進,就是安全的。
約翰剛剛這么想,就看見余樂連續翻完兩個偏軸的轉體之后,第三個就接了上去。
“”
剛剛還在想余樂應該不會冒進,下一秒就被打了臉。
這叫不冒進
兩周臺只有四米高,完成三周不是只有三周,還有一個90°的正身動作,加起來就是1170,這時候的速度就不能低于70,而且爆發力必須非常地強,強到還沒有到達拋物線的最高峰就必須完成大部分的空中轉體。
只要高峰過去,就要為落地做準備了。
但這時候速度那么快,力量又都用了出去,想要穩住身體,就要更強的力量與之對抗。
約翰當然知道余樂的爆發力很強,但在兩周臺完成1170是真的很勉強,難度提高數倍。
他當然希望余樂能夠成功,但也同時做好了余樂失敗的準備。
如果摔倒了的話,就是有點可惜。
可惜他的念頭,恐怕要在后面兩場比賽才能實現了。
誰又敢確定,余樂在后面兩輪也能做的如這一輪那么好呢
理智地收一點,沒毛病。
激情不是狂浪,合理的計算分數,根據自己之前的表現調整后面的難度,才是一名成熟運動員該做的事情。
這次余樂有點浪的過頭了。
說起來長,想起來卻是一個念頭,約翰在看見余樂轉出第三個轉體的時候,眉心就開始蹙緊,屏著呼吸,嘴角往緊了抿。
然而腦子剛剛給出不愉快的信號,即將落地的余樂,輕松一擰,以一個倒滑的姿勢,從容落在雪坡上,繼續往下滑。
“咳”
被自己口水嗆著的約翰咳著,都沒忘記把自己的眼睛睜大。
這小子他竟然還真的做到了
厲害啊
不愧是喬布看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