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是這么說,該擔心的還是一樣不少。
坡面障礙技巧這運動永遠不缺意外,摔跤必須是保留項目,想要確定最終的勝利,唯有最后一跳的落地,才能塵埃落盡。
屏息。
等待。
余樂的最后一跳來了
此時速度已經達到了75邁以上,一路滑下幾乎沒有失誤,為最后一跳創造出了最好的條件。
余樂甚至有點躍躍欲試。
1800是不是可以試試
但這個念頭在下一秒又熄滅了。
這是決賽的第一輪,事關重要的一場比賽,他必須,也應該先拿到一個有效分再考慮其他。
熱血在胸口沸騰,翻滾出蠢蠢欲動的念頭,但又被理智牢牢地壓制。
決定了就不再遲疑,滑雪鏡后漆黑的眸子閃爍出明亮的光芒,直至眼眸變得銳利堅定,下一秒余樂飛躍而起
最后一個跳臺。
三周六米的跳臺,拋物線最高處,與地面的落差足有四層樓高。
在天空上飛著的余樂,視野在不斷地翻滾,時而天空在頭頂上,轉瞬間又來到腳下,風在耳邊奏響氣派的交響樂,與衣料摩擦出澎湃的歌聲。
余樂覺得自己像只鳥,或者是一條躍出水面的魚,在天與地之間,描繪出從容瑰麗的線條。
閉上眼,再睜開,還在空中。
不緊張,就像躺在綿軟的席夢思大床上,心情是放松的。
他的身體已經接管了一切,千錘百煉的肌肉足以應付眼前的一切,余樂是一個喜歡用腦子比賽的選手,但這個時候他更愿意去相信身體。
等待著,等待著,在心里默默地數著周數,好像只是一個小小的念頭,身體就自然做出了十分的回應。
到了,就是這里
身體便自然而然地打開,到位。
“夢之隊”錘煉出的身體,有著極為可怕的穩定性,無論何時姿勢都能正確到位的能力,正是他成功的基石。
高度還沒有完全落下,余樂就已經做好了落地的準備,就連雪板板頭微微下沉的小細節,都標準的可以當成教科書。
隨后身體一震,膝蓋只是往下彎曲幾分,便輕松地在光滑如鏡的雪坡上站穩。
繼而站起,挺直。
同時,余樂的右手松開了雪仗,在脖頸的位置輕輕甩了甩手。
不過如此。
呵
成功
“啊啊啊啊”尖叫聲適時響起,猶如雷鳴般從四面八方涌來。
繩網外的人群舞動著手臂,此起彼伏的跳躍,前方看臺上的觀眾全部起身,為他尖叫吶喊。
“余樂”
“樂神”
坡面障礙技巧賽道太長,還是直線形狀,對觀眾很不友好,即便是坐在看臺上,也只能看見余樂在最后兩個跳臺的發揮,如果只是站在雪地上,便只能看見余樂在最后一個跳臺飛身而出的身影。
但如今華國的雪迷們已經不再是一年前的小白,在各方面的推動下,他們都基本具備了坡面障礙技巧比賽觀賞的能力。
只是看余樂最后飛身出來完成的周數,就知道他前面滑的有多好。
就像一株正在綻放的花,無論是綠葉的舒展,還是花瓣展開的時刻,但最后也最美麗的一定是它那用盡一生去完全怒放時的瞬間。
余樂在歡呼聲中,擰動身體,在護欄的三米外鏟雪頓停,雪花在身后乍然飛舞,然后他在那飛揚的雪霧里,摘下雪鏡,大力的與柴明擁抱慶祝。
余樂說“很順利。”
柴明說“確實很好,去看分吧。”
余樂點頭,但卻沒急著離開,而是先和路未方等人輕輕擁抱了一下,才離開。
在通往積分顯示器的路上遍布著定位攝像機,還有一些工作人員和教練撐在護欄上,余樂走過去,明明是都不認識的人,還是有人伸出手想和他握手,也有人探出半個身子想要拍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