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鏡頭拍到蓋倫聳肩的畫面時,寧浩就說著“蓋倫不太滿意他的分數。”
刑世杰隨后補充“蓋倫的這套動作,是去年世界杯第一站拿冠軍的那套動作,順序雖然有所改變,但道具的處理方法都一樣。”
寧浩好奇“應該是少了34分,這是為什么”
刑世杰“賽場的水平在提高,裁判的打分標準也在變化,而且蓋倫的這套動作完成的也不算特別的好。一個人有沒有自信,從他的技巧接續和滑行姿態上都能看出來,蓋倫要想再回到冠軍的寶座上,首先需要的提高自信心。”
蓋倫之后是比利。
比利的自信心就是忽高忽低,需要的時候一臉喪氣,還說什么米國的未來留給亞瑟就好。不需要的時候卻空前高漲,還嘲笑蓋倫今年滑的實在太糟糕。
當然,他自己滑的也算不上好,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少,有兩次落地都不干凈,技巧也算不上頂尖,兩輪過去,最高有效分是84分。
這分數想來回國又要被噴了。
比利比完,就是約拿。
約拿的出場備受矚目,他是這場比賽,余樂唯一的競爭者,作為去年的坡面障礙技巧王者,全世界的觀眾都期待他的“王者一戰”。
雖說余樂第一輪得分逆天,但約拿的粉絲依舊沒有對他放棄希望。
就連余樂,都心里惴惴。
這可是約拿,今年狀態也非常好的“年輕王者”,正值壯年,怎么可能屈居人下。
可以想象的,約拿此刻內心翻涌的是多么強烈的情緒,必定如同火山爆發時候的滾燙巖漿,哪怕毀滅自己,也要將余樂焚燒殆盡。
所以,約拿確實拿出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比賽。
無論是街區連續不斷的小花招,小技巧,還是在跳臺區那花樣百出的抓板技巧,尤其是最后一跳,他在完成三周半偏軸的同時,將日本抓板變成了卡車司機抓板,這么一個創新招式,并且一舉成功后,余樂都忍不住為他鼓掌。
余樂不太擅長抓板,所以一直覺得抓板賊溜的約拿非常厲害,而他創新的這一招說起來容易,但如果讓余樂去做,估計沒有一年多的針對性訓練,很難完成。
首先日本抓板是單手抓板的內側,空中沒有受力點,想要完成這個動作,兩只腳的水平高度必然不一樣,甚至因為日本抓板是一個非常適合偏軸轉體,有著向外拉扯的力量,所以有一只腳必然是向往歪出的。
在短短的空中時間里,既要把腳掰出去,又要把腳收回來,并且在巨大的離心力下,讓另外一只手也能抓到板,最終成為一個雪板并緊,雙手抓板的姿態,全套動作做下來,其實非常反人類。
但約拿還是成功了
在巨大的掌聲中,他自信地握著拳頭揮舞,臉上終于有了笑容。
刑世杰也在解說里感慨道“這個動作非常難,每個坡面障礙技巧的運動員都是超人,他們永遠在和力的作用對抗。畢竟符合力學的動作,其他人早就做過了,他們想要創新,就必須創新,是逆行。
每一個敢于突破的運動員都是偉大的。”
寧浩聽的心潮澎湃,理所當然地大聲說道“是的,余樂有很多的原創動作,每一個動作的開發都格外的艱難,卻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話音落下,電視里詭異地安靜了十多秒。
導播間里,寧浩和刑世杰尷尬的對視。
寧浩當然知道,刑世杰作為國際裁判,格局很大,他的發言是對所有運動員的尊敬,是向約拿致敬。但是吧好吧,就說他心胸狹隘,說他鼠目寸光,說他護短沒見識怎么了,但他就是覺得余樂也很棒啊,而且非常非常的優秀,從各方面而言,都不比約拿差好不好。
他就是想夸余樂,怎么的吧
寧浩傲嬌似的輕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