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長橋嗎
余樂要做的動作已經呼之欲出。
大災難,而且必須是450°
刑世杰注視著屏幕,足尖已經在鞋里繃緊,像是要跟著余樂一起用力。
余樂滑上平臺,在深入長橋一米的時候起跳,像展翅的大鵬鳥,又像一朵輕盈搖曳的蒲公英,在空中旋出優雅的形狀,仿佛飛過了極遠的距離,天空與大海,繼而又輕飄飄地落了下去。
當那“哐當”一聲,滑雪板與鐵橋撞擊的聲音響起,刑世杰的肩膀也就跟著顫動了一下,放松了下來。
完成了。
450°的大災難完成了
目前除了蓋倫以外,全世界只有余樂一人能夠在比賽里完成這個動作,最關鍵是蓋倫狀態下滑后,今年做過兩次這個難度都以失敗告終后,就再也沒有做過了。
也就是說,余樂是目前唯一可以做這個動作的選手
這樣想著的下一秒,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新外號,讓刑世杰的嘴角抽搐。
算了,打分。
先不說450°大災難的難度性,和唯一性,就說余樂在完成這大災難動作的時候,那看似飄逸輕柔但又力沉萬鈞的剛與柔恰到好處的交織,也值得一個非常高的分數。
刑世杰沒有遲疑,考慮到這個技巧本身的難度,在裁判打分器上落下了99的高分。
凡事不能太盡,那01分是留給余樂進步的余地。
隨后,余樂果然沒有遲疑地選擇了第三個街區的半壁u型池。
事實上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先不說另外一個挑戰的道具只是再簡單不過的梯形橋,就說這個半壁u型池醒目的立在那里,作為這個賽場的特色道具,無論選手行不行,都要去挑戰一下的。
余樂滑上u型池,此時速度不錯,疾馳而去的身體后方甚至可見隱約卷起的雪霧。
直至他沖上池壁,身體橫在半空,就是一個快如閃電的兩周偏軸加日本抓板。
刑世杰
雖然知道坡面障礙技巧的運動員畢竟不是u型池的選手,在u型池的表現肯定比較一般,但每次余樂都做相同的動作,實在有點兒讓人難給高分啊。
看來還得讓余樂多和白一鳴學學,不說滑1800的難度,一個三周難度,或者是獨特的抓板技巧
剛剛想到這里,刑世杰的目光一凝,突然就發現了不一般的地方。
不
這不是日本抓板
是炸彈
雖然只抓了一下,但刑世杰還是通過余樂手臂伸出的距離,以及身體傾斜的角度確認了這一跳的不簡單
這個動作必須要回放
必須要提醒其他的裁判這個動作的變化
這就是我出現在這里的最大任務
在電光火石間,刑世杰就明白了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以及為什么國際雪聯會給他擔任奧運裁判的資格。
或許,今天他不在這里,也會有裁判開口提醒,但也許沒有,誰知道呢
在余樂落地的下一秒,刑世杰轉過頭去,看向身邊的裁判,又目光炯炯去看主裁判。
而主裁判也在看他,平靜包容的目光瞬間安撫了刑世杰緊張的情緒,由而知道,主裁判絕不會讓“金子”蒙塵。